就在刚刚,欧盟正式宣布新一轮制裁措施! 2025年8月20日,欧盟外交官拉卡斯宣布,欧盟将在9月对俄罗斯实施新一轮制裁,旨在推动乌克兰实现“持久和平”。 这一消息一出,俄罗斯将面临新的挑战。此次制裁显然采取了双重策略:一方面,欧盟继续限制俄罗斯能源收入。去年,俄罗斯天然气收入已暴跌40%,而此次制裁将针对占俄财政收入约15%的石油和精炼产品,直接收紧俄罗斯资金流。另一方面,欧盟还意图控制俄罗斯在高科技领域的获取渠道。俄罗斯约七成高端芯片依赖进口,如果失去这些供应,甚至可能影响导弹生产线的正常运转。 然而,欧盟自身也必须咬牙坚持。德国民众今年冬季取暖费用恐将再次上涨,因为能源成本上个月已悄然上涨2%。这场较量无疑是持久战——俄罗斯可能寻求中国、印度等国的支持,而欧洲民众则需承受能源账单上涨的压力。 在这场制裁博弈中,还隐藏着更复杂的因素。俄罗斯正加快与中国、印度等国构建本币结算体系,试图规避美元制裁。同时,欧盟内部也存在利益分歧,东欧国家频频抱怨自己在制裁中被“牺牲”。 欧盟的制裁措施中,还包含精密的考量。对石油和精炼产品的限制,不仅针对俄罗斯财政收入,还意在切断其向中亚、非洲销售石油的渠道,阻断俄罗斯可能的“缓冲区”。而高科技领域的封锁,则从芯片延伸到机器、特种材料,甚至航天合作中的关键零部件,都被纳入限制范围,等于给俄罗斯工业升级套上了紧箍咒。 然而,这种“创新制裁”背后,欧盟也需重新评估代价。例如,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因原料供应受阻,其路维德希港工厂减产15%;波兰农业机械商因找不到制裁零件而维修率下降。此外,俄罗斯通过能源换取土耳其无人机、伊朗导弹技术,可能在军事上取得一定进展。面对这种情况,欧盟是否会重新衡量制裁的代价,仍是未知数。
彻底决裂了。当地时间8月19号,欧盟高级代表卡拉斯对外公开表示,欧盟将在九月
【137评论】【5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