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0月,蒋介石密令“就地枪决范绍增”的电报刚锁进宣铁吾抽屉,十六铺码头的货船就突然起火,子弹在雨夜里击穿了范绍增身后的船板! 1948年10月的上海,黄浦江的汽笛声混着秋雨砸在十六铺码头的铁皮货箱上。 范绍增裹紧呢子大衣,手里的烟斗早被雨水浇灭,身后十几个扛着驳壳枪的弟兄正往“福记”货船上搬木箱,箱子上印着“USA”的漆字被水晕开,像极了国民党政府摇摇欲坠的权威。 突然一声枪响,子弹擦着范绍增的耳廓钉进船板,火苗从货舱窜出来,照亮了他那张从川军混到上海滩的江湖脸,老蒋的密令到底还是漏了风。 宣铁吾的抽屉里锁着蒋介石的亲笔电报:“范绍增通共有据,就地枪决。” 这位淞沪警备司令盯着电文,指尖在“黄埔一期”的领章上摩挲,二十年前南昌城外,范绍增背着他爬出战壕时,后背的血浸透军装。 如今却要他亲手送老兄弟上黄泉路?副官问是否连夜抓人,宣铁吾甩出一句:“办酒席。” 范绍增的江湖绰号叫“范哈儿”,四川大竹县人,年轻时提着砍刀在袍哥堆里混成“舵把子”,靠的是脑瓜子灵光。 1938年抗日,他自掏腰包招兵买马,硬是拉起一个88军,在黄梅战役里歼敌数千。 战后老蒋一纸调令把他明升暗降,兵权撸得干干净净,范绍增回重庆修了座“范庄”,天天摆流水席,请来张澜、沈钧儒这些民主人士喝酒,气得蒋介石牙痒痒。 抗战胜利后,范绍增在上海搞“益社”,码头、赌场、烟土生意全沾边,暗地里还给苏北游击队送过药品。 1948年李宗仁竞选副总统,他动用青帮关系帮桂系拉票,甚至借出码头运军火,蒋介石摔了景德镇茶杯,转头就给宣铁吾发电报,范绍增必须死。 宣铁吾的请帖送到范公馆时,朱砂点的“危”字暗号让范绍增咧嘴一笑,当晚,他让六姨太假扮病号躺床上,自己溜出后门钻进黄包车。 警备司令部的盯梢士兵被宪兵拦下查证件,领头的低声嘀咕:“宣司令特意交代的。” 十六铺码头的火是范绍增自己放的,副官早买通警备司令部内线,提前三小时拿到密电内容。 炸药藏在货舱,枪声来自心腹的驳壳枪,就为制造混乱,等宣铁吾的部队被码头工人堵住时,范绍增已换上水手服,坐舢板溜向吴淞口。 临走前他托人给宣铁吾带话:“码头的酒我请了,枪子儿不接。” 蒋介石的通缉令贴满上海滩,悬赏十万银元买范绍增的人头,可笑的是,1949年国民党溃败时,老蒋又给范绍增封了个“川东挺进军总司令”,指望他挡解放军。 范绍增转头带着五万人马起义,把美式装备全送给了共产党,宣铁吾跟着国民党逃到台湾,晚年开杂货店度日,抽屉里还留着那份没执行的密电。 范绍增后来当上河南省体委副主任,83岁寿终正寝,有人问他当年怕不怕老蒋的枪决令,他嘬着旱烟笑:“戴笠坠机那会儿,杜月笙说过乱世要留退路,老蒋的退路在台湾,我的退路嘛,在民心。” 1948年的上海滩,一封密电杀不了范绍增,就像国民党抓不完码头工人、封不住地下党的油印机。 宣铁吾的犹豫不是忠奸问题,而是看透了政权腐朽,连嫡系都开始阳奉阴违时,大厦将倾的结局早已注定。 范绍增的传奇在于,他比蒋介石更懂中国江湖的生存法则,枪炮会哑火,印章会褪色,但码头工人扛活的肩膀、袍哥兄弟的义气、老百姓盼太平的心,才是乱世里最硬的通货。
此人军衔不好评,元帅、大将都可能,他说:苏联同职务是元帅“1955年3月15日
【4评论】【2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