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美俄结同盟?中国也不怕!一个比俄罗斯更强大的朋友,正在向我们招手! 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中国的外交能量拉满。王毅外长先是见了德国总理朔尔茨,接着又跟在野党的默茨聊上了,还把欧盟、法国、西班牙的高官都约了个遍。 就连北约的新秘书长,也在会见名单里。这么密集的接触,明显不是偶然,而是想趁着时机,拉近和欧洲的关系。 反过来看美国这边,情况完全不一样。负责出席会议的参议员万斯,上来就是一通火力全开的批评:欧洲言论自由做得不好,宗教自由也没保障,对非法移民更是一点办法没有。 他甚至直接点名批德国、英国和瑞典,还甩出一句——欧洲的价值观已经不值得美国再守护。结果就是,全场气氛一下子紧张了起来,美欧之间积累的不满被彻底摊开在桌面上。 让这一幕更敏感的是,美国内部也有了新动向。特朗普最近和普京通了一次电话,想要推动俄乌冲突收尾,还暗示未来可能改善和俄罗斯的关系。 问题是,如果美国真转变立场,欧洲的安全感会直接被打击。长期靠美国兜底的欧洲,忽然发现自己可能被撇下一边,那种不安和焦虑,自然就被放大了。 所以这时候,中国的动作就显得特别“聪明”。一边抓住美欧矛盾,把关系做起来;另一边,也在给俄罗斯敲打:如果你哪天真和美国走到一起,中国也有办法调整,比如更紧地拉住欧洲。换句话说,这是中国在多手准备,不会把未来全压在单一的关系上。 从长远来说,中国的算盘很清楚:希望欧洲能慢慢摆脱美国的掌控,走上更独立的路。如果这样,欧洲就不必事事看美国眼色,而是根据自己的利益做决定。 对中国来说,这样的欧洲既能帮忙平衡美国,也能在一定程度牵制俄罗斯,还能共同推动一个更像“多极化”的世界。 当然话说回来,这条路绝不好走。欧洲内部国家差别太大,有的更偏向法国、德国那样希望自主,有的像东欧国家更想依赖美国。 而美国也不会眼睁睁看着欧洲远离自己,肯定会用经济、安全等问题去拆台。加上中欧之间还有一些价值观差距,这些都决定了,战略自主更多是一个方向,而不是立刻能实现的现实。 中国和欧洲的互动是彼此需要的结果。欧洲这边想要多一条路子,不再被美国牵着走;中国则是希望拓展战略空间,避免被美俄的变化绑住。 从现实角度出发,这种合作意义很大,哪怕不能一步到位,也能慢慢增加欧洲的自主性。我觉得这种趋势哪怕走得慢,也是值得坚持,因为一旦欧洲真的做到部分独立,美国在全球的掌控力就会被削弱,到时候国际格局也会跟着改变。对中国来说,这既是挑战,更是机会。 未来欧洲是跟紧美国,还是选择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大家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月亮]美俄结同盟?中国也不怕!一个比俄罗斯更强大的朋友,正在向我们招手!
芸霄记史
2025-08-22 10:22:28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