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解放后,被俘的王耀武被带到陈毅司令员面前,陈毅笑着问:“你为什么藏了两台美国的拖拉机?” 王耀武在国军的山东籍黄埔将领中,他的晋升速度是数一数二的,李仙洲、李延年、李玉堂这三个山东籍的黄埔一期生,都当过集团军总司令级别的军职,但无论是受老蒋的信任程度,还是后来的发展及表现,都不如王耀武这个黄埔三期的学弟。 因此,国军黄埔将领中,有“三李不如一王”之说。 抗战胜利后,王耀武卸任第三方面军司令,被调去山东,担任省主席兼第二绥靖区司令官,掌控了国民党在山东的军政大权。 1946年,王耀武指挥部队,一度打通胶济、津浦两条铁路大动脉,这使得他对局势做出了过于乐观的判断。 但王耀武未曾想到,之后等待他的将是一连串的惨败。 在1947年2月的莱芜战役中,第二绥靖区副司令官李仙洲指挥的近六万大军全军覆没,李仙洲等主要将领被俘。此战,让王耀武手中的机动部队减少了大半,此后长期龟缩在济南一线,再也难以有所作为。 1948年6月,眼见济南周边的据点不断被解放军拔掉,王耀武深感局势危急,飞往南京面见老蒋,建议放弃济南,将十万主力撤到徐州,以保存实力。 老蒋断然拒绝,王耀武无奈之下,只得返回济南。 9月16日,解放军发起济南战役。 战斗打响后,整编九十六军军长吴化文率部二万余人在阵前起义。吴化文起义后,使得火车站、飞机场及济南商埠区迅速落入解放军手中。 王耀武紧急调整部署,试图固守济南内城。但此时的他已陷入孤立无援的绝境,济南城在解放军的猛烈攻势下摇摇欲坠。 战至9月24日,解放军攻占济南,王耀武见大势已去,为逃避被俘的命运,选择化装出逃,计划前往青岛。 王耀武带着几名亲信,乔装成商人,乘坐马车,一路上小心翼翼地躲避搜查。然而,他的行踪还是被寿光县的公安战士发现。 当时,公安战士在张建桥设立关卡盘查,发现王耀武一行形迹可疑。经过仔细盘问和审讯,王耀武最终承认了自己的身份。这位曾经威风凛凛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就这样成为了解放军的俘虏。 王耀武被俘后,被带到解放军的驻地。不久之后,他迎来了与陈毅司令员的会面。 陈毅司令员见到王耀武后,并未摆出胜利者的姿态,而是面带微笑地与他交谈。 交谈过程中,陈毅司令员突然话锋一转,饶有兴致地问道:“你为什么藏了两台拖拉机?” 这个问题让王耀武有些猝不及防,他微微一怔,脸上露出些许尴尬的神情。 原来,解放军攻占济南后,在搜查王耀武住所时发现,他家中并无特别贵重的财物,只有两台美式拖拉机格外引人注目。 在当时,拖拉机是稀罕物件,解放军战士们都觉得十分奇怪,不明白王耀武为何会藏着这样两台机器。 这个消息很快传到华东野战军司令部,陈毅听说后,于是便有了会面时的这一问。 面对陈毅司令员的询问,王耀武沉默片刻,然后缓缓说道:“我其实一直有解甲归田的想法,回老家务农,用拖拉机耕田种麦。” 经历多年戎马生涯后,王耀武或许真的曾想过,能回到家乡,过上平静的田园生活。在当时的农村,拖拉机无疑是先进的生产工具,能大幅提高劳动效率。 王耀武藏着这两台拖拉机,就是为自己的未来留了一条后路。 陈毅听了王耀武的回答,对他能有这种想法表示认可。陈毅曾评价王耀武是国民党军队中 “少有的几个明白人”。 王耀武被俘后,被送往益都解放军官训练团学习改造。在这里,他见到了许多和他一样被俘的国民党将领。 面对全新环境,王耀武的心态逐渐转变。他亲眼目睹解放军对俘虏的优待政策,大为触动。 在改造期间,王耀武还写下一副对联:“早进来晚进来早晚进来”,“先出去后出去先后出去”,横批是 “全都来了”。 这副对联看似诙谐幽默,实则反映出王耀武的想法,他是真心想通过积极改造,尽快出去重新开始。 后来,王耀武与杜聿明、宋希濂等一众被俘的国军将领,被集中转移到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继续学习改造。 在功德林的日子里,王耀武改造态度很好,积极参加各种劳动和学习活动,与其他战犯一起探讨问题、交流心得。 由于学习态度认真,表现良好,王耀武还被大家推举为学习委员。 1959年12月 ,王耀武与杜聿明、宋希濂等 10人首批获得特赦。 听到自己被特赦的消息时,王耀武心中充满感激。走出功德林战犯管理所的那一刻,他获得了新生。 此后,王耀武的生活发生巨大变化,被任命为全国政协文史专员,负责撰写文史资料。 这份工作让王耀武有机会回顾一生,将珍贵的历史记忆记录下来,为后人研究那段历史提供重要资料。
抗战中,日军重兵包围大清河,聂荣臻急设前指应对。不料,前指司令朱占魁却不在乎:“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