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回应“被困25楼丢血书枕头求救”:试过撞门踢门向外喊,跺脚乱跳盼楼下来投诉
【信源】极目新闻
一桩善举的涟漪能扩散多远?
故事得从一笔被婉拒的1000元说起。四川乐山一位叫周女士的房东,执意要感谢一位暑期兼职的大学生外卖小哥,可对方怎么也不肯收。
风波并未就此平息。外卖平台得知此事后,当即做出回应 —— 不仅为这位外卖小哥送上 2000 元奖金,更授予其 "先锋骑手" 的荣誉称号,以此表嘉奖。
紧接着,当地派出所也收到周女士送来的一面锦旗。一个普通的大学生,一家商业平台,还有人民警察,就这样被一连串的感谢和嘉奖串在了一起。
所有这些温暖后续的起点,却是一次惊心动魄的生死营救。而线索,就藏在一个从25楼扔下来、写着血字的枕头里。
故事中最激荡的转折,偏巧落在了一个本无波澜的礼拜工作日。外卖小哥张焜在送餐途中,眼角余光瞥见一个东西从天而降。
换作别人,可能只当是又一起高空抛物,嘴里骂一句就走了。可张焜走近一看,心头一紧:枕套上,几个用血写成的数字歪歪扭扭,却异常扎眼——“110625”。
这绝非什么玩笑把戏。他几乎是瞬间便有了定论,当即毫不犹豫地报了警。警察的反应也极快,这串“密码”在他们看来并不复杂:110是报警电话,那么625,很大概率就是门牌号。
救援力量火速赶到,迅速锁定了25楼的625房间。连续叩门都没得到回应,眼看事态越发危急,民警当机立断,决定直接破开门锁。
门被撞开的瞬间,被困长达30个小时的周女士终于得救。彼时的她,已经两天一夜没吃没喝,身体接近脱水,精神恍惚。
警察出现在眼前的那一刻,她下意识地喊了出来:“瞧见你们,就跟见到自家亲人似的,心里头别提多激动了!””
然而,在这扇门被打开之前,周女士独自在几平米的卧室里,已经上演了一场绝望的孤岛求生。
她最先意识到门被反锁时,手机恰好忘在了客厅。第一反应是靠蛮力。她用尽全身力气撞门、踢门,可结实的防盗门纹丝不动,反倒耗费了她大量体力。
物理方法不行,就改用声音。她冲着窗外声嘶力竭地呼喊,可25楼的风轻易就吹散了她的求救声,楼下的车水马龙对此一无所知。
她甚至想了个“损招”:在房间里使劲跺脚、蹦跳,希望巨大的噪音能引来楼下邻居的投诉,好让物业或警察上门。谁知楼下似乎并未住人,地板下始终一片死寂,这个希望也落空了。
视觉信号是她的下一个尝试。她翻出一件客人留下的鲜红色唐装,挂在窗外不停挥舞,一摇就是两天。路人或许看见了,大概也只以为是谁家在搞什么娱乐活动。
她又把新床垫的边角保护泡沫拆下来,一块块往下扔,但这些轻飘飘的东西,根本没能在这座钢筋水泥的城市里激起半点涟漪。
最折磨人的,是客厅里时不时响起的手机铃声。亲戚朋友的每一次来电,都像在残忍地提醒她:你和世界只隔着一扇门,却远得像在两个星球。
所有自救方法都失败后,周女士决定做最后一搏。她环顾四周,能利用的只剩下两个枕头。她心一横,咬破手指,用自己的血在枕套上写下了那串救命的数字。
她想,这可能是最后的机会了,如果再没人发现,就只能保存体力,等天亮再说。
她怎么也想不到,这次最悲壮的尝试,让她恰好遇见了那个好心的小伙子。
回过头看,这场意外的开端,充满了一连串不起眼的偶然。8 月 11 日的上午,周女士来到自己打理的民宿做清洁。这间卧室的门锁早就出了毛病,她心里明镜似的,只是一直没腾出手来找人修理。
她进屋时甚至还闪过一个念头:幸好是自己碰上这坏锁,而不是客人。可她没料到,25楼的风尤其猛烈,一阵穿堂风“砰”的一声将门拍上,锁芯应声卡死。
就是这样一阵风,一把坏了的锁,一个忘在客厅的手机,共同把她推进了30小时的困境里。
这场以意外开始、以温情收尾的救援,也确实提供了一些经验。事后,乐山市公安局的杨警官复盘时提到,周女士的自救思路大体正确。
当通讯设备不在身边时,首先要冷静。可以向窗外呼救,或者抛掷枕头、衣物等柔软物品吸引注意,也可以敲击管道制造有规律的声响,尤其在夜深人静时效果更好。
但最关键的是,在多次尝试无效后,必须懂得保存体力,等待最佳求救时机,避免无谓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