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2万新四军被7万国民党逼至绝境时,粟裕却突然命令战士们在俘虏面前打架

墨舞风华姿 2025-08-23 04:33:19

1945年,2万新四军被7万国民党逼至绝境时,粟裕却突然命令战士们在俘虏面前打架!众人不解,直到凭此破敌7万后!他们才知道粟裕真是用兵如神! 粟裕1907年出生在湖南会同一个侗族农民家庭,家里穷得叮当响,种田砍柴是他小时候的日常。1925年,他在湖南第二师范读书,接触到《共产主义的ABC》等进步书刊,种下了革命的种子。1927年,他加入国民革命军第24师教导队,当上班长,同年6月入党,8月投身南昌起义。起义失败后,他随朱德上了井冈山,担任红军连长、营长,在山沟里打游击,凭着灵活的战术,多次让国民党围剿部队吃瘪。1934年,他任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参谋长,带队深入闽浙皖赣,攻入常山县城,点燃当地抗日的火苗。抗战爆发后,他加入新四军,1938年在苏南韦岗伏击战中,率部干掉几十个日军,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1941年皖南事变后,他接任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在苏中一带组织游击战,稳住根据地。到了1944年,粟裕当上苏浙军区司令员,挑中天目山作为指挥部驻地。这地方地形险要,离杭州只有80多公里,正好卡在国民党第三战区的命根子上。日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吃败仗,收缩在中国的兵力,江浙沿海空虚,新四军趁机扩大地盘,把解放区连成一片。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顾祝同坐不住了,他是蒋介石的铁杆心腹,却一门心思跟新四军搞摩擦,还跟日军暗中勾搭,保全实力。他扬言天目山“宁给日本人,不给新四军”,这番话传到老百姓耳朵里,骂他“顾粥桶”的声音此起彼伏。 1945年2月,顾祝同憋不住了,派62师加上汉奸“忠义救国军”共两万人,气势汹汹杀向莫干山,想把新四军一锅端。粟裕早有准备,靠着精准的情报,在山间小道设伏,一举干掉敌军1700多人,缴获一堆迫击炮和机枪。他还故意写信给顾祝同,阴阳怪气地“感谢”他送武器,气得顾祝同当场毙了送信的俘虏,调集12个团三万人,分路围攻新四军。粟裕不慌不忙,指挥部队夜间转移,又歼敌1700多人,天目山地盘彻底稳住,新四军也扩充到两万多人。眼看抗战快要胜利,蒋介石催着顾祝同放手一搏,顾这次下了血本,凑齐七万大军,包括正规军和伪军,由李觉挂帅。李觉不是省油的灯,参加过淞沪会战和长沙会战,跟红军交过手,经验老到。他学着国民党第五次围剿的套路,在天目山四周修碉堡,摆出要困死新四军的架势。粟裕压根不按敌人的剧本走,他先在新登地区来了一手快攻,趁79师立足未稳,一波猛冲把对方打得稀里哗啦。接着,他出人意料地下令撤退,把新登甚至临安都让给蒋军,摆出一副要放弃天目山的姿态。撤退路上,部队故意丢弃破军帽、烂草鞋,还抬着假装伤员的担架,装得乱七八糟。关键一招来了:粟裕让战士在蒋军俘虏面前演戏,装作内讧打架。一伙人嚷着要继续走,一伙人躺地上说打不过蒋军,不如散伙,双方吵得不可开交,还动起手来。逃回去的俘虏把这“惨状”报告给李觉,李觉本来半信半疑,但类似的报告多了,他真以为新四军完蛋了。七万大军因此松懈,进攻时拉出四十多里的空当。粟裕瞅准机会,集中500门火炮,猛轰52师,这支师还是皖南事变的罪魁之一,嚣张得很。粟裕喊出“为皖南烈士报仇”的口号,激励部队,炮火一开,52师瞬间崩盘。紧接着在孝丰地区,新四军火力全开,蒋军一军长、两营长当场阵亡,6800多人被歼,残部要么投降,要么抱头鼠窜,顾祝同的围剿计划彻底泡汤。 天目山战役大胜,新四军士气大振,苏浙军区根据地连成一片,部队规模迅速扩大。党中央对粟裕的指挥刮目相看,毛泽东直接点名,说他将来能带四五十万大军。果不其然,1946年,粟裕率华东野战军在苏中打出七战七捷,歼敌数万。1948年的淮海战役,他指挥部队以少胜多,干掉国民党军几十万,彻底扭转战局,为新中国成立立下大功。新中国成立后,粟裕担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1954年升任总参谋长,忙着制定军事规划,检查装备生产线,推动军队现代化。顾祝同在天目山失利后,名声一落千丈,他跟日军勾结的事早被百姓戳脊梁骨,南京街头巷尾都在骂他。李觉在后续战事中再也没翻起浪花,带着残部灰溜溜败退。粟裕晚年身体不好,逐渐退居幕后,喜欢翻看老地图,复盘过去的战役。他1984年在北京去世,享年77岁,天目山战役的传奇故事,成了他军旅生涯里闪亮的一页,至今让人津津乐道。

0 阅读:0
墨舞风华姿

墨舞风华姿

墨舞风华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