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虽说是前苏联的缔造者,但实际上并没有一滴俄罗斯血统,也没有一滴十五个加盟共和国的血统。 列宁的父亲伊利亚·乌里扬诺夫本身就是少数族裔的后代。 他的血脉里有卡尔梅克人和楚瓦什人的成分,卡尔梅克人是当时俄罗斯帝国内部的蒙古族群,楚瓦什人属于伏尔加流域的突厥民族。 再看列宁的母亲玛丽亚,她家族里有德国移民和犹太人的血缘。 父母双方加起来,列宁的血统本就极为复杂,多民族融合,西欧和东欧的成分都有,却偏偏缺少俄罗斯人的直接渊源。 小时候,列宁成长在知识分子家庭,母亲对他影响颇深,重视教育,父亲则因为工作关系与各民族打交道较多。 那个年代,整个俄罗斯帝国就是个民族“大拼盘”。各族人在城市、郊区、乡村生活交织,彼此联系紧密,血统混杂其实是相当普遍的现象。 但列宁之所以被人普遍当成俄罗斯人的代表,和他在历史进程中的角色密不可分。 加上外形、语言等表象,他在人们心里很容易和“俄罗斯”划等号。 他身上既没有俄罗斯奴性的“根”,也没有对某一个民族的直接归属。 列宁从来没有公开把自己归入哪一个民族,他关注的从头到尾都是阶级问题、劳动者利益和社会变革。 正因为不是这个民族,也不是那个民族,他才不会在推进革命和政策时被民族认同所束缚。 列宁反对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坚持民族平等,为各加盟共和国争取了自治和自决的权利。 比如白俄罗斯、乌克兰等地方,苏维埃政府最早期甚至鼓励本地语言文化发展。 这和他个人对民族身份的淡化、一种超越的态度密切相关。 世界历史上不少重量级人物都不是“纯粹本地人”,斯大林有格鲁吉亚血统,拿破仑原本是意大利人,后来成了法国历史中的重要人物。 血统不是他们取得成就的决定性因素,有时正是那种不属于、跳脱的感觉,让他们反思社会、推动变革更有胆识。 他没有带着民族优越感俯视别人,同时也不会因为血统自卑。 他要做的是让工人、农民、穷人联合起来,推翻压迫,改变命运。 有人想把他包装成民族英雄,有人试图用他的“非主流”血缘质疑他的合法性。 但是比起讨论他到底是哪国人,不如更多关注他为什么有那么多变革的勇气和智慧。 他当年留学、流亡,结交过德国、瑞士的思想家,阅读了大批西欧进步理论,这些都让他的思想更国际化、更超前,不局限于一地一族的狭隘想法。 他主张民族平等,反对民族压迫,自己身上流着各民族的血,对世界有更开放的态度,有很大关系。 在那个社会,各种族群、宗教、阶层交错,血统的纯粹往往只是想象。 现代人喜欢用简单的标签定义历史人物,对列宁来说,这样的标签未必准确,他的经历和成就,恰恰在于能够突破民族、地域的限制。 所以再聊到列宁的时候,不妨跳出“民族”这个框,把他看作一位思想深刻、行动坚定的变革者。 在多民族大帝国中成长并带来翻天覆地的社会革命,这本身就是他最大的历史意义,他所代表的,是那个时代多元、融合、高度复杂的现实。 血统的背景只是历史的一个注脚,而决定历史的,是他本人为整个民族乃至全世界带来的思想和影响。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叫嚣杀光俄罗斯人的,乌克兰情报局局长,被俄军俘虏了,真的是大快人心!乌克兰现
【30评论】【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