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当年以色列接受了法国的建议,在马达加斯加建国,或许现在已经成长为一个能够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 其实在二战后英国还真认真想过这个方案,只是历史把犹太人推去了中东最“热闹”的那块土地,从此以色列就踩着地雷出生每天和四面八方较劲,但也正是这种环境,把以色列的科技力量、创新速度和军事效率锤炼得前所未有。 小地方资源少脑子动得要比谁都快,以色列农业领域的滴灌技术让沙漠收成翻倍,粮食自给率高得让人佩服,安全企业能把公司总部开到硅谷,靠的就是实力和创意,生物医药、医疗设备全靠研发投入一骑绝尘,一个不到1000万人口、国土面积只有一个省那么大的国家硬是把创新玩成了中东现象级。 马达加斯加那可是另一个世界,这里地大物博不说,靠着印度洋交通要道,谁都想染指它手里的自然资源,光镍、钴、石墨这种资源就足够让全世界做电池、玩新能源、造芯片,有这么一块宝地,如果给以色列腾地搞研发搞工业,经济转型说不定还能带动半个非洲的科技浪潮。 最让人眼热的是马达加斯加的天然安全屏障,中东那就是场持久拉锯战,而马达加斯加环海又没有几个虎视眈眈的邻居,如果以色列落户这里军费能省下不少,科技创新都能多砸点钱进去,不像现在仗没打完钱就烧光了。 马达加斯加的独特地理也意味着一流的外交通道,印度洋这块地盘本身就是全球航运的咽喉,可以说只要在这生根,跟哪个经济圈都能搭上关系,就是这么抢手,而以色列一向善于交朋友,再加上稀有资源合作范围能拓展到亚洲甚至澳大利亚。 以色列的小岛创业精神搬到马达加斯加的丰厚土壤上头肯定能如虎添翼,原本极限条件下的创新被大片耕地、丰富矿产和生态多样性再推进一把,搞不好连生物制药、节水农业、高效电子科技这些产业都能全线起飞,哪怕只用现成的科技模式再配合天然资源,用不了多久就让小岛变大国。 历史没走这条路,世界少了一位岛屿巨头,但如果以色列当初真在马达加斯加扎了根,那么资源、地理和民族底色加在一起会不会整出一个横扫东西方的新超级中心谁说得准呢?
以色列刚刚给哈马斯发出了最后一份通告:谈判结束,准备受死。就在哈马斯递上有史
【253评论】【5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