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刚收到新消息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宣布了 当地时间8月21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和到访的印度外长苏杰生在莫斯科会谈后宣布,两国计划在俄罗斯领土上联合开采资源。 这个消息乍一听挺突然,但仔细琢磨就会发现,这其实是俄印长期战略协作的自然延伸,背后有着能源安全的现实考量。 俄罗斯是全球能源大国,油气、矿产和稀土资源丰富,但乌克兰冲突后,西方制裁让它的传统出口渠道受阻。 印度则是全球增长最快的能源消费国之一,2024年原油进口量突破2.5亿吨,其中约40%来自俄罗斯。这种供需关系一拍即合,为双方合作打下了基础。 会谈中,双方明确把油气和核能作为合作重点。 俄罗斯第一副总理曼图罗夫透露,两国正在推进油气开采与加工的联合投资项目,印度ONGC公司早在2014年就收购了俄罗斯万科尔油田10%的股份,还打算进一步增持。 在核能领域,俄罗斯承诺在库丹库拉姆核电站现有4台机组基础上再扩建2台,并帮助印度未来20年建设12座核反应堆,总装机容量将达6000兆瓦。 这次合作可不只是简单的买卖,双方更强调深度绑定。俄罗斯出资源和技术,印度则用资金和市场参与。 比如在稀土和关键矿产开采上,双方计划建立联合勘探基金,俄罗斯出矿权,印度提供勘探设备和技术人员。这种模式既能缓解俄罗斯的资金压力,又能帮印度突破西方在高端制造业上的技术封锁。 为了避开西方制裁,双方超过90%的贸易都转为本币结算了。俄罗斯通过向印度出口石油攒了大量卢比,印度就用这些卢比投资俄罗斯基础设施。 2025年,印度就签了协议,投资40亿美元参与西伯利亚铁路升级,以此换取该地区矿产开采权。这种“资源-基建”的闭环模式,既提升了俄罗斯的物流能力,也保障了印度的资源运输。 对俄罗斯来说,和印度合作是打破西方制裁的关键一步。通过联合开采,俄罗斯不仅能稳定能源收入,还能把印度纳入“向东转”战略,牵制西方。 数据显示,2024年俄印贸易额突破660亿美元,比冲突前增长近6倍,印度已经是俄罗斯第二大贸易伙伴了。 对印度而言,这是维护战略自主的重要举措。美国因为印度购买俄油要加征50%关税,印度却通过深化与俄合作表明了不屈服的态度。 印度外长苏杰生在会谈中明确表示,“能源安全是印度的核心利益,我们会基于自身需求做决策”。这种态度不仅赢得了俄罗斯的信任,也让印度在国际事务中有了更大话语权。 虽说合作前景不错,但双方也面临不少挑战。首先是技术差距。俄罗斯在油气开采技术上有优势,但北极和西伯利亚的极端气候对设备要求极高,印度企业在低温勘探方面经验不足。 其次是资金问题。印度参与的多个项目因为卢比汇率波动和国内财政紧张而进展缓慢,像原计划2025年启动的北极LNG项目就推迟到2026年了。 地缘风险也不容忽视。美国虽然没直接制裁印度的资源合作,但限制印度企业使用美元结算,间接增加了项目成本。 另外,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开发涉及中、日、韩等国的利益,平衡各方诉求是个难题。比如印度参与的“国际南北运输走廊”项目,就因为和中国“一带一路”存在竞争,在路线规划上出现了分歧。 这次会谈释放出一个信号:俄印关系正从单纯的经贸合作向战略同盟升级。除了资源领域,双方还打算在航天、军工等高端领域深化合作。 俄罗斯答应向印度转让火箭发动机技术,帮其建立卫星导航系统。印度则表示会扩大对俄农产品出口,缓解俄罗斯因制裁导致的食品短缺。 这种合作模式可能会重塑全球能源格局。 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30年,印度将占全球能源需求增长的30%,而俄罗斯通过绑定印度市场,能确保在亚洲的长期影响力。 更深远的是,这种“非西方阵营”的合作模式,可能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新的国际合作范式,通过资源整合和技术互补,打破传统的全球治理体系。 俄印联合开采资源的计划,表面上是笔生意,实际上是对当前国际秩序的一次“破局”尝试。 在西方制裁和地缘冲突交织的背景下,这种合作不仅关乎两国经济利益,更关乎新兴国家如何在大国博弈中争取生存空间。 随着普京年底访印日程的确定,双方可能会签署更多重要协议,世界或许将见证一个新的地缘政治板块的崛起。
俄罗斯总统宣布了!8月2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见核专家时突然爆出猛料,直言"
【8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