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教授马丁·雅克语出惊人:“中国崛起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他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对此,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同样一句话发人深省:“当中国人忘记了自己的文化,那就是美国进攻中国的最佳时期。” 其实中国的强大,不只是经济上的成就,更难被美西方理解的是咱们悠久的文明,中国社会始终围绕着古老的文化和共同的认同团结在一起,这让中国具备别的国家难以比拟的韧性和持续力。 中国文明有很强的连续性。几千年前的礼仪、文字,到今天依然是社会生活的日常。哪怕朝代更迭、版图变化,像春节、儒家思想这些核心内容,始终没有断过。 这种传承让中国在处理各种问题时,总能找到共同的价值和准则,也正是这种从古到今都没丢掉的文化认同,把五十六个民族紧紧联系在一起。 近几十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从改革开放到加入世贸,GDP迅速超越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电动车、光伏产业、高铁和5G等新领域持续领跑全球。 很多国家有过崛起的时刻,但大都昙花一现,中国的不同在于,它不是靠抓住短期机遇突围,而是依托自古延续下来的大一统架构和文明优势,稳步向前。 西方很多国家是近现代才以“民族国家”模式出现,像法国、德国这些,大多依靠共同的语言和血统定义身份。它们的整合往往遇到阻力,每当新的国际局势变动,民族分歧很快暴露出来。 而中国这种文明型国家更强调整体认同,解决问题靠的不只有制度安排,更是几千年来的文明黏合力。 在今天全球化的舞台上,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不仅仅是修铁路、筑港口,更多是把合作和互利的观念带到别的国家。中国的模式给不少发展中国家带来信心,因为它并不把自己的意识形态强加出去,而是通过项目合作和文化交流积累信任。 像孔子学院也在各地推广汉语和中国文化,春节等习俗开始被更多外国人接受,全世界学中文的人越来越多。 中国的软实力悄悄地在变强。不少主流电影加入中国元素,亚洲演员的亮相变得更常见,一些外国年轻人会用中文网络流行语在社交平台交流,这些变化都是中国文明影响世界的新表现。 马丁·雅克的经历让他的分析很有分量,他在英国念经济和政治,长期研究亚洲和中国,他的著作和讲话,提醒西方不要再用过时的眼光看中国。西方喜欢用“民主”、“自由”等标签框定普世价值,但中国提出的集体利益、长远规划和包容性,又是另一种参考。 如今,中国不仅是经济大国,还在科技、基础设施乃至文化传播上产生越来越大影响。华为、比亚迪等品牌走出国门,发展中国家开始学习中国脱贫的经验,尝试用中国模式解决自己的难题。 你觉得中国文明的这种特质会如何影响全球?欢迎留言,一起聊聊你的观点。
英国媒体说了句实话。据英国《每日电讯报》23日刊文称,如果美国总统特朗普调解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