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有趣的消息和精彩的观点。
一、私信里有一个问题很有趣,读者问,为什么要选择杰克逊霍尔这个“偏远的小地方”召开重要的全球央行年会?
杰克逊霍尔会议是在1982 年,由堪萨斯城联邦储备银行发起。至于为什么放在杰克逊霍尔?原因很简单,当时权倾天下的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和他最得力的助手,最亲密的好友纽约联储第七任行长格里·科里根都是“飞蝇钓”的狂热爱好者。
杰克逊霍尔的山谷是飞蝇钓胜地,它的四周被落基山脉环绕,谷地中有清澈的溪流和湖泊。这里的鱼类资源极为丰富,盛产鳟鱼、北极茴鱼(独有的珍稀鱼种)、白斑狗鱼等冷水鱼,非常适合飞蝇钓鱼。
至于飞蝇钓涉及我的知识盲区,这种钓鱼与普通钓鱼完全不同,被追捧为“钓鱼中的高尔夫”。
所以,杰克逊霍尔会议可以视为全球央行的一次公费旅游项目,不过在溪水中甩着假蜻蜓假金龟子钓鱼,穿着涉水裤追逐鱼群,注意力还能有多少放在全球经济和货币政策上呢?
二、分享一篇本周之内我认为最重要也是最精彩的论文,标题为《谁在“后美国世界”中获利?》,作者是亚当·S·波森,皮特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皮特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国际经济智库之一。
★我觉得最关键的部分,是他对“特朗普改革产生影响的定位”:
“特朗普激进的经济政策转向,正在全球范围内改变经济规范、行为和制度。它就像一场地壳板块运动,不仅创造了新的地貌,也使许多现有的经济结构变得无法使用。
许多分析人士和政治家把焦点放在美中之间的供应链和制造业贸易转移上。但这种关注过于狭隘。如果仅仅问“美国还是中国会继续在全球经济中居于核心”,或者只看贸易平衡,就会严重低估特朗普政策改变的范围和影响。原因是,在美元体系和美国框架下,所有国家、金融机构和企业均是围绕美国的决策而进行决策。”
这一个定位极为精准。
那么在特朗普2.0时代,真正的,最本质的改变是什么?——是美国的角色彻底转变:
✔在之前的模式中,美国是全球政治、经济、安全的最终保险商,并向全世界收取丰厚的保险费。这种保险模式,美国收益最大:
获取来自世界的极低成本长期贷款;
巨量的外资投入美国企业和劳动力;
全球普遍遵循有利于美国生产者的技术与法律标准;
绝大多数国际交易和储备依赖美元体系;
遵从美国制裁倡议;
付费驻军;
严重依赖美国军工体系;
最重要的是,美国生活水平持续提升。
✔而特朗普2.0时代的美国,不再是保护客户免受外部威胁的保险商,而是转向榨取和勒索利润的“黑帮”模式;
*最大的威胁本身就来自美国这个“保险商”;
过去,美国像保险公司,保护盟友免受战争、市场动荡、金融风险等外部威胁。
现在,特朗普政策下,美国不再强调保护,而是利用自己的地位来收取更多费用(关税、附加条件、强制买美国武器/能源)。
*美国承诺“豁免”客户的代价更高;
在这种新模式下,美国告诉盟友:“如果你想避免我对你动手,必须付更高的代价”。
形式是更高的关税豁免费、更大规模的军购、更高的市场准入条件。
*威胁大规模切断市场准入;
*把军事联盟的保护公开绑定在购买美国武器、能源和工业产品之上;
*要求外国企业想在美经营,就必须支付符合其个人政治优先事项的“额外费用”;
*向墨西哥、越南等国施压,要求其拒绝中国的产业投入或投资。
这种模式在现代美国治理史上前所未有。
✔在此种模式下:
中国:最不受影响。
对于中国而言,无论是贸易战、科技制裁、投资限制、安全威胁等等,这些“勒索手段”早已是“常态”。
美国的亲密盟友:受损最严重。他们原本依赖美国的安全与市场,如今却成了被勒索的对象。
中立国和新兴市场:被迫投入更多资源进行“自我保险”,无论是外汇储备、产业回流还是加强本国防务。
全球投资环境:风险加剧,跨境资本流动与国际分工效率下降。
多边机制:受到侵蚀。即便是世贸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体系,也失去了美国的积极支撑。
这种碎片化的世界,意味着各国必须为安全与经济稳定付出更大成本,而整体增长潜力因此下降。
✔特朗普团队以为,美国会在这个“新常态”中受益。但事实正好相反:
美元吸引力下降:外国投资者开始怀疑美国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寻找替代品。
科技与资本流入减少:美国企业和劳动力不再是“最优投资目的地”。
外交影响力削弱:即使军事仍然强大,美国也失去了用制度性优势塑造全球秩序的力量。
最终,美国自己也要承担高昂代价:
融资成本上升;供应链效率下降;国际伙伴越来越不愿与其深度合作。
而这篇文章最大的遗憾,就是将美国角色转变的原因,主要归咎于中国的崛起,而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根源是:
资本积累会导致边际利润率下降。目前全球企业在“高债务 + 低增长”的环境下,越来越依赖金融化和垄断来维持利润。美国的“保险模式”失效,就是因为体系本身再也不能制造足够的“增长红利”来进行分配。
大家早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