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3岁的安徽男子被确诊为肺癌晚期,医生说手术无用,可能只能活3个月,他却不听医嘱,坚持跑步,想要用马拉松锻炼身体来拯救自己,而他的这个做法让自己多活了几年! 我们国家这些年医疗进步快,癌症不再是绝症,但很多人面对诊断时还是慌了神。安徽淮南的贺明就是其中一位。他原本生活简单,工作稳定,家庭和睦。2016年4月,他去医院查了查胸闷咳嗽,结果确诊肺癌晚期,癌细胞已扩散,医生谢军告诉他,手术风险太大,没啥效果,预计生存期就三个月。这消息砸下来,全家都蒙了。贺明没急着躺下等,他一边接受化疗和靶向治疗,一边琢磨怎么增强体质。 贺明觉得光靠药不行,得动起来。他从2016年11月开始,每天坚持走一万步,选了淮南舜耕山的盘山公路,那地方正好是半马长度,当地跑友常去训练。他就这样一步步走,风雨无阻。妻子张李玲起初不赞成,怕他身体扛不住,但看他坚持,也慢慢支持了。贺明加入淮南市马拉松协会,会长刘开福知道他病情后,欢迎他入会。协会里有四百多会员,有些人也患重病,但贺明不爱张扬,只想安静练。 2017年10月,贺明参加了淮南国际半程马拉松,这是他第一场正式比赛,用时2小时19分。完赛后,他更有信心了,决定挑战100场马拉松。从那年起,他一年跑约30场,足迹遍布安徽、黑龙江、福建、贵州等地。胸前总贴着“肺癌晚期,跑马抗癌”的标签,不是炫耀,是给自己鼓劲,也激励别人。2018年7月贵阳马拉松,他带了旗帜,上写“生命不止,运动不息”。2019年,他甚至完成了一次6天6夜的超级马拉松,跑了421.82公里,排第18名。那年台风取消了大连赛,他也没闲着,继续练。 贺明一边跑,一边治病。化疗做了33次,身体瘦到100斤出头,但他觉得跑步帮了大忙。医生说肺癌是耗竭型病,马拉松也费劲,但他用行动证明,运动能提升免疫,改善状态。研究显示,坚持适量运动对癌症患者有益,能控制病情,延长生存期。贺明就这样,比预判多活了近四年,到2020年1月5日,他跑完厦门马拉松,那是第61场。回家后,病情恶化,癌细胞转移到骨头和脑部。 2020年4月,贺明住进医院,再也跑不动了,只能慢慢走。但他没放弃,记录步数,鼓励病友。6月5日,他在北京医院去世,享年57岁。临终捐出眼角膜,帮助别人重见光明。这事在淮南传开,大家说他不光救了自己,还点亮了别人。儿子贺帅接过接力棒,从2020年9月开始训练,11月跑了南京全马,尽管膝盖伤了需手术,但他坚持下去,已跑多场,目标是替父完成百马。 贺明的故事告诉我们,面对病魔,别光靠运气,得靠意志和科学。我们国家强调健康中国,鼓励大家多运动,早筛查。癌症患者别灰心,结合治疗和锻炼,能活得更好。像贺明这样,普通人也能创造奇迹。跑步不一定人人行,但走路、散步总行吧?关键是心态积极,生活规律。
2016年,53岁的安徽男子被确诊为肺癌晚期,医生说手术无用,可能只能活3个月,
虎虎聊娱乐
2025-08-24 17:44:2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