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前驻华大使垂秀夫警告:“中国现在太强大,日本打三拳,中国能还三十拳!”日本从上到下,从官方到民间,对侵华战争并不是认罪,而是反思自己为什么战败了,好为将来再次侵华吸取经验。日本对侵华战争的态度,从来不是真认错,而是盯着战败教训,琢磨怎么下次赢。 早在1945年日本投降后,盟军想着要推动教育改革,把军国主义那一套给根除了。可日本文部省呢,很快就介入了,开始审查教材内容。你说这不是故意的吗?他们就是不想让日本的孩子们知道侵华战争的真相。 比如说1965年,历史学家家永三郎编写的教科书里,详细记载了南京大屠杀和731部队的暴行,这都是铁一般的事实啊,可就因为这样,教材被要求删除具体细节,理由竟然是“证据不足”。这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吗? 在他们的操作下,中学课本里,侵华战争被简化成了“进入大陆”,战败也被归咎于国力不济,而不是承认自己的道德错误。这就好比一个人做了坏事,不但不承认,还说是因为自己不够强壮才被抓住的,简直荒谬至极。 在这种教育之下,日本社会就形成了一种共识,他们觉得上世纪的失败是因为资源短缺和盟军的压力,而不是因为侵略本身就是不对的。你看那些官方文件,战后的道歉大多都是泛泛而谈,像村山谈话也就是提了提“殖民统治与侵略”,可从来没有具体承认过对中国的系统屠杀。这就好像是打了人一巴掌,然后轻飘飘地说一句“不好意思”,根本没有真正的诚意。 而且,日本的右翼政客还经常公然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把那些战犯奉为“英灵”。他们这是在干啥?这是在美化战争,在向全世界表明他们根本没有忘记过去的侵略历史,甚至还想着要重温那段历史。 还有那些历史教科书,不仅隐瞒日本的战争罪行,还把侵略战争美化成“自卫战争”和“亚洲各民族的独立解放战争”。这不是颠倒黑白吗?可日本政府呢,不仅默认放行,还亲自下场粉饰侵略历史,把对劳工的“强制带走”改成“征用”,把“随军慰安妇”去掉“随军”二字。这就是在一点点地扭曲日本民众特别是青少年一代对真实历史的认知。 垂秀夫的话,其实就是这种错误历史观的一种体现。他知道现在的中国很强大,所以不敢轻举妄动,但他心里还是想着要和中国决战,这说明日本的军国主义思想根本就没有根除。他们没有从心底里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是一直在等待时机,想要再次对中国发动战争。 可他们忘了,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过去那个任人欺负的中国了,中国有足够的实力和能力保卫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如果日本真的敢再次挑起战争,那等待他们的必将是更惨痛的教训。
日本投降诏书原文写的是“对米・英・支・蘇四国接受公告”,这里的“支”代表中国。。
【6评论】【12点赞】
用户16xxx37
这个民族不铲除,以后都是我们永远的敌人,他几千年来就死盯着你犯错,好可怕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