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为什么说瑞典没几个中国人待得住?这么说吧,在瑞典生活几个月,就算不疯也得抑郁。 首当其冲的就是在瑞典生活的人要先适应当地极端的天气变化。 因为这里的天气,实在是太折腾人! 冬天每天太阳只露个脸六小时,剩下时间天都黑黢黢的,光照根本不够。 北边更狠,直接俩月不见太阳,还得额外补充维生素吃,就连抗抑郁药都成了便利店畅销货。 夏天就成了太阳24小时挂天上,半夜三点还被阳光晒得睡不着,生物钟彻底乱套,白天哈欠连天,晚上精神得像打了鸡血。 职场更让人哭笑不得,在国内拼命表现才能升职加薪,在这儿倒好,开会积极提方案,瑞典同事一脸懵圈,领导还找我谈话:“团队需要每个人的声音,不是某个人独角戏。” 合着在这儿,低调才是王道? 努力干活不被夸,一冒头就被当异类,时间长了,工作热情都磨没了。 饮食方面简直想哭。瑞典人顿顿冷餐,黑面包硬得能砸核桃,鲱鱼罐头臭得能熏晕人,想吃点热乎的中餐?大白菜15块一颗,兰州拉面75一碗,物价贵到心在滴血。 最惨的是小地方根本没中餐馆,想吃口饺子得开车俩小时,馋得我差点自学包饺子。 社交更是寂寞到爆,瑞典人边界感强得离谱,邻居住了三年,连对门姓啥都不知道。 有次帮隔壁扫雪,人家直接报警说我侵犯隐私!周末商场六点就关门,街上空荡荡,连个唠嗑的人都没有。 习惯了国内的热闹,在这儿感觉像被按了静音键,孤独感分分钟暴击。 经济压力也不小。瑞典税收高得吓人,工资一半都交了税,到手钱刚付完房租、买完菜,钱包就瘪了。 福利听着美,用的时候才发现坑,看个感冒得等三周,急诊排队八小时,有个孕妇朋友等不到公立医院的号,去私立诊所花了三个月薪水,直接哭晕在厕所。 更扎心的是找工作难,官方数据说移民失业率22%,亚洲女性长期工作概率比中彩票还低。 语言不通、文化差异,简历投出去石沉大海,天天刷招聘网站都快刷出抑郁症了。 说白了,瑞典就像个精致但冰冷的玻璃屋,看着漂亮,住进去才发现处处硌得慌。 天气折磨人、职场别扭、吃饭贵、社交冷、经济压力大,这些“隐形门槛”堆在一起,再乐观的人也得抑郁。 能在这儿坚持下来的,要么是抗抑郁大师,要么是社交达人,普通人待几个月,不疯也得憋出内伤。所以别光看北欧的高福利,适不适合自己才是硬道理。
莎莎的一个口误没想到让瑞典彻底火了!瑞典本来就不缺名气,但还是很少被人提及,没
【2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