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是什么? 钉钉十周年,主题词是个“蕨”字。 初看“蕨”字,我有些懵。 问AI才知道,“蕨”中有深意。 作为地球上最早的高等植物,“蕨”生命韧性极强,代表着生命系统的真正成型。 对钉钉来说,今年无疑是个特殊之年。 1,AI时代大幕已启。2,钉钉创立10年。3,钉钉创始人无招归来。 圈内人都在看,钉钉还能怎样搞搞新意思。 结果钉钉确实来了个大的——推出了代号为“蕨”的新一代钉钉产品,钉钉ONE。 钉钉ONE不是对现有产品的小修小补,而是真正意义上的AI深层次重构。 我知道,说到“AI重构”,很多人都听腻了:不就是“用AI把一切重做一遍”的老话术吗? 但重构跟重构不一样。 钉钉最直观的重构就在于:行业困于“功能入口式GUI”或“被动对话式LUI”的窠臼时,钉钉ONE给出的答案是——以AI主动交互为内核,让工作流如短视频般丝滑。 说实话,以往很多人用办公类软件,越用越没头绪:一堆事摆在面前,你都分不清主次轻重。 但钉钉ONE却很善解人意:Agent驱动的信息流将碎片任务智能聚合,AI主动推送优先级事项,真正实现“事找人”;统一对话入口则让指挥会议、调度待办、搜索知识如自然对话般流畅。 整场发布会听下来,信息量简直爆棚:从AI搜问到AI表格,从AI听记到首款硬件DingTalk A1,钉钉正以全生态布局掀起未来工作形态的盖头来。 挺Cool。 遥想十年前,钉钉以IM功能创新撕开企业协作市场的口子,在微信主宰的社交场外杀出一条血路。 10年过去,如果钉钉以“守成”为基点,沿着过去10年成就自己的方式走下去,也能活出模样来。 只不过,会撞上“创新者窘境”这堵高墙。 但钉钉能成为钉钉,就是因为它是御风者。 整合自然语言交互、智能流程调度等前沿技术,更以开放生态吸纳百万开发者,试图构建AI驱动的办公领域数字化操作系统,钉钉ONE打破路径依赖、主动拥抱变革的意味很明显。 在发布会上,无招提到了要“蕨”地重生。 “蕨”向下扎根极深、向上生长很猛,还能形成密丛。 以“蕨”之名的钉钉,显然也在将自我变革之意“钉”在一个“蕨”字中:它在向下生长下沉、向内重塑新生、向外共建生态。 钉钉正以此为径,再造一个新钉钉。 钉钉ONE
“蕨”,是什么? 钉钉十周年,主题词是个“蕨”字。 初看“蕨”字,我有些懵。
典当一孔之见
2025-08-25 14:26:4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