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又一次声东击西!以军突然空袭也门首都萨那!城内腾起巨大火球,现场如同核弹爆炸一般 当地时间8月24日,据半岛电视台和彭博社报道称,以色列空军当天对也门首都萨那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空袭,空袭行动的目标不仅包括也门总统府、大型石化炼油基地、原油储备中心、火力发电厂、胡塞武装导弹基地和多名胡塞高级官员“住所”。 对于这场突如其来的大规模空袭,以色列政府毫不掩饰其军事意图。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国防部长卡茨以及以军总参谋长扎米尔当天亲自在特拉维夫的以色列空军指挥中心观摩了整个行动。 内塔尼亚胡在空袭结束后发表讲话称,胡塞武装正在为其针对以色列的侵略行为付出惨痛代价,以军直接打击了萨那的"心脏地带",任何伤害以色列的人都将付出沉重代价。 以军发布的声明则强调,此次袭击的目标均被用于胡塞武装的军事活动,行动是为了回应胡塞武装对以色列及其平民的反复袭击,包括近期向以色列领土发射的地对地导弹和无人机。国防部长卡茨明确表示,以军将继续实施海空封锁,并持续打击胡塞武装的基础设施目标。 面对以军的猛烈攻势,胡塞武装方面迅速做出回应。其控制的马西拉电视台报道称,萨那多个地点遭到空袭,防空部队成功阻止了大多数参与侵略的以色列战机,并迫使其撤离。 胡塞武装政治局成员法拉赫强烈谴责以军轰炸民用设施的行为,指责以色列蓄意伤害也门平民,让加沙的苦难在也门重演。另一名胡塞武装官员则强硬表态,称武装部队将加倍行动,打击以色列更深层的目标作为报复。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双方近期的首次交锋,早在今年3月,美国和以色列就曾联合对萨那发动多次空袭,而胡塞武装当时用18枚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及无人机反击了美军"杜鲁门"号航空母舰及其舰队。 分析人士指出,以色列此时发动大规模空袭并非偶然,而是与近期地区局势的持续升级密切相关。自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控制也门西北部大片领土的胡塞武装就不断使用无人机和导弹袭击红海及阿拉伯海水域的相关目标,要求以色列停止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 今年3月11日,胡塞武装宣布恢复禁止所有以色列船只在红海、阿拉伯海、曼德海峡和亚丁湾等指定区域内通行的禁令,并对违反禁令的船只进行军事打击,这直接威胁到全球航运的重要通道安全。 7月初,一艘悬挂利比里亚国旗的商船在荷台达省附近海域遭胡塞武装自杀式遥控快艇袭击,船体严重受损,进一步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 更关键的是,以色列此次行动明显带有削弱伊朗地区影响力的战略意图。联合国专家小组的报告显示,伊朗长期向胡塞武装提供包括无人机、反舰巡航导弹、精确制导弹道导弹在内的各类武器装备,甚至有证据表明双方达成协议,计划为伊朗海军扩建也门的荷台达港。 追踪数据显示,仅在2024年2月底之前的5个月里,就有至少78艘伊朗渔船向胡塞武装走私武器,今年春天美军还截获了一批重达750吨的伊朗武器装备,其中包括数百枚现代化巡航导弹和无人机发动机。这些事实让以色列将胡塞武装视为伊朗在也门的"代理人",通过打击其基础设施来削弱伊朗在阿拉伯半岛的势力范围。 从地区博弈视角来看,此次空袭也反映了以色列试图扩大安全防线的战略考量。长期以来,胡塞武装凭借其控制的也门西北部领土和红海沿岸地区,对以色列南部城市和红海航运构成持续威胁。 特别是胡塞武装宣称已具备自主制造中程导弹和高超音速弹道导弹的能力,今年5月他们曾使用"巴勒斯坦-2"型高超音速导弹袭击特拉维夫南部地区,这让以色列深感不安。 与此同时,内塔尼亚胡政府正面临国内政治压力,通过展示强硬的军事姿态来巩固执政基础已成为其惯用手段。 这场空袭对本已岌岌可危的也门人道主义局势无疑是雪上加霜。也门自2014年爆发内战以来,已经经历了长达十余年的战乱,经济体系完全崩溃,超过210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 萨那作为胡塞武装控制的核心城市,此次遭袭的炼油基地和发电厂都是维持城市基本运转的关键民用设施。当地居民表示,空袭导致萨那多个区域电力供应中断,加油站排队现象严重,随着燃料储备设施被毁,未来数周可能面临严重的能源短缺。 国际社会对此次空袭反应不一。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此前曾多次呼吁各方在也门保持最大限度克制,停止一切军事活动,他警告任何进一步升级都可能加剧地区紧张局势,引发报复的恶性循环,给也门人道主义局势带来更大风险。 但截至目前,联合国尚未就此次空袭发表正式声明。美国作为以色列的主要盟友,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此次行动,但长期以来对以色列的军事行动持默许态度,今年3月美军还与以色列联手对胡塞武装目标发动多次空袭。而伊朗方面则通过其支持的"抵抗轴心"网络向胡塞武装提供持续支持,形成了与美以阵营的长期对峙。
突发!又一次声东击西!以军突然空袭也门首都萨那!城内腾起巨大火球,现场如同核弹爆
天天纪闻
2025-08-25 16:19:32
0
阅读: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