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津斯基:乌克兰已无俘可换,我们还有数千乌军战俘   8月24日,俄罗斯总统助理

天天纪闻 2025-08-25 16:20:05

梅津斯基:乌克兰已无俘可换,我们还有数千乌军战俘   8月24日,俄罗斯总统助理、俄谈判小组负责人弗拉基米尔・梅津斯基的一番话,把俄乌冲突中一个不太起眼却至关重要的问题摆到了台面上——他说乌克兰已经快没俘可换了,而俄罗斯这边还关着数千名乌克兰武装部队的战俘。   这话不是空穴来风,就在新一轮的战俘交换里,乌克兰方面只能从俄罗斯关押的1000名乌克兰战俘中挑人,而且这些人还是之前曾向泽连斯基求助过的,这种“挑选人员”的做法,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乌克兰的战俘交换储备已经见底了。   要知道,战俘交换一直是俄乌冲突里少数能让双方坐下来谈谈的事情,从冲突开始到现在,你来我往换了好几次。就拿今年来说,2月6日的时候,双方一次就各换了150人,加起来300人,当时看着还挺顺利。   8月14日也有一次交换,两边各换了84人,这些人回到各自国家后,都得先接受医疗和心理援助,毕竟在战俘营里遭的罪不小。可到了8月25日这次,虽然也是对等交换,各换了146人,但背后的情况已经不一样了,因为乌克兰能拿出来交换的筹码已经没多少了。   梅津斯基说这对俄罗斯是“好消息”,其实就是在暗示,在战俘这个问题上,俄罗斯已经占了主动。   乌克兰会落到这步田地,说到底还是前线的兵源出了大问题。根据乌国防部今年4月透露的数字,乌军被俘人数当时就已经超过8000人,其中六成还是合同兵,这些人大多来自中西部的农业地区,本来是泽连斯基政府的重要支持者。   可前线的损失实在太大了,俄罗斯国防部4月17日的战报说,光是那一天乌军就损失了1230名军人。三年多打下来,乌军总伤亡已经超百万,而开战前他们整个军队也就25万人,现在的乌军里,绝大多数士兵服役时间都不到一年,好多人刚穿上军装一个月就没了。   这种消耗战把乌克兰拖进了恶性循环,为了填前线的窟窿,只能降低征兵标准,甚至出现了“抓壮丁”的情况,连18岁的学生都被拉了壮丁,可新兵没训练、士气低,伤亡率就更高,形成了个死循环。美国智库“战争研究所”都指出,乌军一线部队的缺编率已经达到15%,兵员都不够,哪还有那么多战俘能抓来跟俄罗斯交换呢?   反观俄罗斯这边,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梅津斯基明确说他们还有数千名乌军战俘,这可不是随口说的。就在库尔斯克地区,光是今年4月,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就披露,被俘的乌军士兵已经超过500人。   而且俄罗斯对待战俘交换一直比较“省着用”,不像乌克兰那样急于换回自己人。其实从双方战俘的关押时间也能看出点门道,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报告显示,乌克兰战俘平均被关押14个月,而俄方战俘的囚禁期长达22个月,这说明俄罗斯手里握着更多的筹码,不着急交换。   这种不对等的局面,让乌克兰在交换谈判里越来越被动。以前交换战俘,双方大多是按照对等的原则来,你换多少,我也换多少。可现在乌克兰没那么多俄方战俘了,只能从俄方提供的名单里挑,挑的还都是那些曾经向泽连斯基求助的人,这本身就透着一股无奈。   当然,乌克兰也不是坐以待毙,泽连斯基之前就说过要“继续补充战俘交换储备”,甚至提到要“把战争带到俄罗斯”来抓俘虏。可想法归想法,现实却很骨感。   西方的援助已经大不如前,德国削减了40%的炮弹援助,美国对乌拨款还卡在国会,没有炮弹,乌军连反攻都难,更别说抓俘虏了。前线的士兵也没多少斗志,俄军披露说,光是库尔斯克地区就有不少乌军士兵主动投降,其中不乏军官和老兵。   乌克兰督战队甚至用上了“报复家属”的极端手段来阻止士兵投降,可这反而暴露了他们的绝望,当一支军队需要靠威胁士兵家人来维持战斗力时,离崩溃也就不远了。   现在的战俘交换,更像是一场心理战。俄罗斯方面说,这次交换的1000人里,除了被乌克兰挑走的,其余998人“已被策反”,这种话明显是说给乌克兰听的,目的就是打击乌军士气。   而乌克兰只能硬着头皮强调交换还在继续,感谢各方协助,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们手里的牌已经不多了。8月14日那批被释放的乌克兰战俘里,有人从2014年顿巴斯冲突时就被关押,整整11年,这样的例子越多,说明乌克兰积压的战俘问题越严重,可他们现在连这样的人都快换不回来了。   这场围绕战俘的较量,其实就是整个俄乌冲突的缩影。俄罗斯靠着雄厚的资源储备和稳健的策略,慢慢掌握了主动权;而乌克兰则在长期消耗中越来越吃力,不仅兵源枯竭,连用来交换战俘的“储备”都快见底了。   梅津斯基的话虽然刺耳,却道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当一个国家连交换战俘的筹码都快没了的时候,它在战场上的处境可想而知。接下来,乌克兰要么想办法从战场上抓更多俄军战俘,要么就得在谈判中做出更大让步,可不管选哪条路,对现在的乌克兰来说,都难上加难。而那些还被困在战俘营里的士兵,他们的命运,恐怕还要和这场看不到尽头的冲突绑在一起。  

0 阅读:0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