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中国人常喝热水,胃病高发,但外国人总喝冰水,胃却没事? 张医生的小诊室今天

夜安玩转养护 2025-08-25 18:42:36

为啥中国人常喝热水,胃病高发,但外国人总喝冰水,胃却没事? 张医生的小诊室今天格外热闹。王阿姨捂着上腹直叹气:"张大夫,我这老胃病又犯了!我可是听老话的,一年四季热水不离手,怎么这胃还越来越娇气?"她刚走,留学生小李揉着肚子坐下,愁眉苦脸:"张医生,我这两天胃不舒服。回国后跟着朋友猛喝冰可乐,是不是这冰水惹的祸?可我在国外天天这么喝,胃也没闹过脾气啊!" 张医生看着眼前这两位病人,一个常年热饮护胃却反复不适,一个突然改变习惯就触发了问题,心里也琢磨开了。这胃病的"冷热账",到底该怎么算? 你瞧,王阿姨和小李这"冰火两重天"的烦恼,在门诊里真不少见。咱中国人捧个热水杯,那是刻在骨子里的习惯,总觉得热乎东西下肚能暖胃护胃。可奇怪不?咱们胃病发病率不算低,那些捧着冰水、大口灌凉牛奶的老外,胃好像还挺扛造?这事儿啊,得掰开揉碎了说说。 首先得明白,胃病的"根儿",真不在你喝的是热水还是冰水。 咱们胃里头那层保护膜——黏膜,它比咱想的要皮实得多。健康人的胃黏膜,就像块有弹性的橡皮糖,对温度变化其实挺耐受的。无论是温热的茶汤,还是冰箱里刚拿出来的凉白开,只要不是极端滚烫(比如超过65℃)或者冻得跟冰坨子似的,进到胃里那点温差,很快就被体温给找平了。胃本身,并不会因为你喝了杯温水就感激涕零,也不会因为你喝了杯凉水就翻脸罢工。说喝冰水直接"冻伤"胃,或者喝热水就能"养好"胃,这说法都太简单了。 那为啥咱们总觉得喝热水舒服?过去,卫生条件差,水里头"不干净"的东西多。把水烧开,是最简单有效的消毒法子。老一辈讲究"喝开水不生病",这是实打实的生活经验,防的是水里的细菌病毒闹肚子。这习惯传下来,就成了"多喝热水"的养生经。热水喝下去,身体暖洋洋的,尤其是冬天或者肚子有点凉飕飕的时候,感觉自然舒坦。但这舒坦劲儿,主要是心理安慰和驱寒保暖的作用,跟治胃病、防胃病,关系不大。 说到真正的"胃麻烦制造者",得揪出几个真凶。 头号通缉犯,是一种叫"幽门螺杆菌"的小细菌!它在咱们这儿感染率可不低,悄悄藏在胃里,慢慢搞破坏,是胃炎、胃溃疡甚至更严重问题的大祸根。全球一半胃癌都和它有关。它可不管你喝冰的还是热的,逮着机会就作乱。 其次,咱们吃饭的"节奏"和"内容"也关键。饿得前胸贴后背,或者一顿饭塞得胃要爆炸;口味太重,咸菜、腊肉、烧烤、辛辣天天不离口;烟不离手,酒不离口...这些习惯可比一杯冰水对胃的刺激大多了!相当于天天给胃黏膜泼"辣椒水"。还有,如今生活压力大,紧张焦虑、睡不好觉,这些情绪也直接影响胃的工作,让它分泌失调,自己"消化"自己,疼起来真要命。 另外,有些朋友胃稍微有点不舒服,就自己买点止痛药吃。像布洛芬、阿司匹林这些常用药,吃多了或者空腹吃,特别伤胃黏膜,相当于在胃里埋了颗"小炸弹"。 那为啥老外喝冰水好像没事? 除了前面说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差异,还有个关键点——"习惯成自然"。人家从小喝冰水长大,胃早就适应了这套"冷刺激",这叫"锻炼出来了"。 咱要是突然学人家,咕咚咕咚猛灌冰水,胃冷不丁被激一下,可能就会闹点小脾气,不舒服。 但这不等于人家胃天生就更结实,只是适应性强点。反过来,让从小喝冰水的老外,突然改喝滚烫的热茶,他胃也未必受得了。说到底,是咱的胃习惯了一套"温度语言",突然换频道,它有点懵。

0 阅读:0
夜安玩转养护

夜安玩转养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