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359旅2个干部在买粮食时,和县大队起了冲突,还开了枪,西北局要求枪

柔花弱草意绵 2025-08-26 11:01:01

1941年,359旅2个干部在买粮食时,和县大队起了冲突,还开了枪,西北局要求枪毙2人,军法处长莫文骅却说:“没我签字,谁也别想动!” 主要信源:(网易新闻) 莫文骅1910年出生在一个家境不错的家庭,父母重视教育,早早送他读书。 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后来考入广西省立第一中学。 在学校里,他接触到新思想,特别是革命思想,深受影响,决心投身革命。 经张云逸介绍,他加入中国共产党,进入红军队伍,成为一名连队指导员。 莫文骅当指导员与众不同。 他年轻却不摆架子,主动和战士们打成一片,像朋友一样相处,赢得了大家的喜爱和尊重。 但相处久了,战士们也发现他骨子里特别倔,认准的事九头牛也拉不回来。 这倔脾气成了他最明显的标签。 连毛主席都说过,莫文骅发起脾气像头倔驴,谁都劝不动。 这个评价后来竟在关键时刻救了两个人的命。 1941年,莫文骅身兼兵团政治部主任和军法处长两职。 一天,他正忙公务,西北局组织部长陈正人突然推门而入,神情严肃地通知他:“359旅有两个干部犯了严重错误,必须立刻枪决!” 说完转身就走,没给莫文骅任何询问的机会。 莫文骅愣住了,回过神来立刻追出去拦住陈正人,追问原因。 作为军法处长,执行死刑却毫不知情,他必须弄清楚缘由。 陈正人避而不答具体原因,只强调是西北局的决定,要求执行。 莫文骅的倔劲上来了,坚持要知道判决依据。 陈正人态度更强硬,甚至以撤职相威胁:“你还想不想干了?这是西北局的正式决定!” 这话彻底激怒了莫文骅,他大声质问:“还有没有王法?西北局凭什么说枪毙就枪毙?不给我说清楚,就算撤职,我也绝不签字!” 说完愤然离去。 陈正人气得直跺脚,骂他是“倔驴”。 莫文骅回到办公室,深知两条人命不能草率。 他立即打电话给359旅了解情况。 原来,该旅两名战士与当地县大队发生争执,冲突升级至动手,混乱中有人开枪,虽被及时制止且无人受伤,但性质恶劣。 事发后地方政府上报西北局,西北局要求严查。 现场混乱,无人承认开枪。 工作人员询问围观群众,起初无人看清,后有人指认是其中一名干部开的枪,其他人也随声附和。 西北局据此认定是干部所为,决定枪决。 莫文骅觉得仅凭存疑的指认就判死刑过于草率。 他亲自赶往事发地调查,反复勘查现场、询问当事人,却找不到关键证据。 一筹莫展之际,一队县大队民兵经过,他们背的步枪让莫文骅灵光一闪:民兵的枪与部队的驳壳枪不同,子弹痕迹应有差异! 他立刻找来收缴的各类枪支,带人返回现场,果然在墙上找到弹孔。 他安排人用不同枪支在附近墙面射击对比。 结果清楚显示:民兵步枪的弹孔大,与现场痕迹吻合。 359旅驳壳枪的弹孔又小又细,完全不同。 铁证面前,民兵低头承认是他们的人开的枪。 359旅的战士洗清冤屈,激动地向莫文骅鞠躬致谢。 西北局负责人深感愧疚,陈正人也严肃道歉。 县大队领导要严惩涉事民兵,莫文骅认为未造成伤亡,让其深刻反省、书面检讨即可。 此事让大家对莫文骅刮目相看,他的倔强和坚持避免了冤案。 莫文骅功劳不少,但倔脾气上来谁也挡不住,连毛主席也不例外。 后来在延安,他发现抗大学员学习效率低,学期过半课程未完成一半。 为找原因,他搬去与学员同住同学习,发现不少学员课余偷偷谈恋爱影响学业。 他建议毛主席严格禁止学员恋爱,获准后立即执行通知,学员学习热情高涨。 但不久,一名抗大干部与女学员私下约会被抓。 毛主席震怒,要求严惩。 莫文骅只处理了女学员,未处分该干部。 毛主席亲自询问,莫文骅倔强顶回:“抗大干部不是学员,有权谈恋爱。” 毛主席了解他的脾气,耐心解释:干部主动接触学员导致其犯错,是明知故犯。 莫文骅这才明白其中道理。

0 阅读:94

猜你喜欢

柔花弱草意绵

柔花弱草意绵

柔花弱草意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