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的鲁东山区,秋阳刚爬上山头,八路军64团205连的战士们正围着灶台,准备在栖霞县的小山村吃顿热乎午饭。突然,村口放哨的战士传来急促哨音,伴随着嘶吼:“敌机!日军飞机来了!” 连长几乎是瞬间掀翻饭碗,扯着嗓子下达命令:“全体疏散!往村后山坡沟壑隐蔽,不许暴露目标!”战士们瞬间丢掉碗筷,猫着腰冲向山坡,很快便分散趴在沟壑与草丛中,整个山村瞬间陷入死寂。 不过片刻,四架日军战机的轰鸣声由远及近,如同饿鹰般低空盘旋。它们在村子上空来回搜索,找不到八路军的踪迹,便朝着房屋和空地胡乱投弹,爆炸声震得山坡都在微微颤抖,机身的巨大阴影一次次从伏地战士的头顶掠过,压迫感让人窒息。 18岁的战士宋岭春紧紧攥着手里的三八大盖,指节因用力而发白。这把枪是连里特意奖励他的——作为全连公认的“神枪手”,他凭借精准射击多次立下战功,这杆缴获的精良步枪,在装备紧缺的八路军队伍里,是比勋章更珍贵的荣耀。他趴在草丛里,看着敌机肆无忌惮地俯冲、投弹,胸腔里的怒火像要烧起来,手指好几次碰到扳机,又硬生生按了下去——他清楚军令,严禁对空射击,暴露位置的后果不堪设想,附近山里还有胶东军区司令部。 就在这时,一架敌机像是发现了什么,突然压低高度,几乎是擦着山坡的茅草飞了过来。宋岭春下意识地仰面望去,驾驶舱的玻璃清晰得能看见日军飞行员的侧脸,对方甚至还探头往下扫视,那副嚣张的模样,瞬间冲垮了他的理智。 没有丝毫犹豫,宋岭春猛地举枪,枪口对准驾驶舱里的身影,手指狠狠扣下扳机。“砰!”清脆的枪声在爆炸声尚未消散的山坡上格外突兀。 “谁开的枪?!”连长的声音带着惊怒,猛地转头扫视四周。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这一枪要是暴露位置,全连战士甚至军区司令部都可能陷入危险。宋岭春也趴在原地,低着头,等着连长的责罚,心里又悔又急。 可下一秒,不可思议的画面出现了:那架低飞的敌机像是被什么东西击中,原本平稳的机身突然剧烈晃动,像喝醉了酒的汉子般失去控制,机翼擦过树梢时带起一片枝叶,随即冒出滚滚黑烟,一头撞向不远处的山头。“轰!”一声巨响后,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剩下的三架敌机见状,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住,再也不敢停留,慌忙拔高高度,狼狈地朝着远方逃窜。 “赢了!敌机下来了!”山坡上瞬间爆发出压抑已久的欢呼。战友们一眼就看到了宋岭春手里还冒着青烟的步枪,纷纷围过来,激动地把他架起来抛向空中:“小宋!是你干的!太牛了!” 连长快步走过来,宋岭春赶紧从地上爬起来,低着头准备认错,没想到连长却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声音里满是激动:“好你个宋岭春!你这胆子真大的愣头青,干得太漂亮了!” 没人知道,这看似“鲁莽”的一枪,背后藏着宋岭春十几年的功底。1925年,他出生在山东一个贫苦山村,打记事起就跟着父亲钻进深山打猎。父亲是当地有名的老猎手,把辨风向、算距离、稳准狠的射击诀窍全教给了他。宋岭春天生是块打猎的料,加上肯下苦功,十来岁就能凭着一把老猎枪精准击中奔跑的野兔,山里的猎物,是一家人活下去的唯一指望。 后来,日军的铁蹄踏破了山村的宁静,烧杀抢掠让他失去了安稳的生活。1942年,17岁的宋岭春毅然报名参加八路军。入伍后,他在打猎时练就的冷静和精准,在战场上派上了大用场——每次作战,他总能凭借对环境的敏锐判断找到最佳射击位,枪响必有敌落,战友们都喊他“宋神枪”。 部队领导看重他的天赋,送他去抗大学习。在抗大的日子里,他没日没夜地练瞄准、练据枪,把猎人的经验和军队的战术结合起来,射击技术愈发精湛。结业归队后,连里不仅把那把三八大盖奖给了他,还给他配了比其他战士多几倍的子弹——大家都知道,好枪在他手里,才能发挥最大的威力。 栖霞山坡上的那一瞬间,正是他所有本领的爆发:像猎人等待猎物般的耐心,让他抓住了敌机低飞的转瞬即逝的机会;千锤百炼的枪法,让子弹冲破低空气流,精准命中驾驶舱——事后分析,那颗子弹要么击中了飞行员,要么打坏了关键操纵装置,才让敌机瞬间失控。 这一枪,不仅救了全连战士,更创造了八路军史上“步枪打飞机”的传奇。消息传到根据地,军民们备受鼓舞;而骄横的日军,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再也不敢轻易低空扫射轰炸。 往后的岁月里,宋岭春带着这把三八大盖,在抗战和解放战争的战场上继续冲锋,一次次立下战功。如今七十多年过去,老英雄早已离我们远去,但1943年那声穿透硝烟的枪响,却永远留在了历史里——那是中华民族在绝境中绝不低头的勇气,是平凡人凭借过硬本领创造奇迹的见证,每次想起,依旧让人热血沸腾。
1939年10月,何应钦来到重庆沙坪坝,主持部队校阅仪式。突然,他走到一名
【52评论】【3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