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捏印尼! 原来印尼当初抛出雅万高铁项目时,国际竞争异常激烈,日本、德国等传统基建强国都想分一杯羹。 中国为了拿下这桩海外高铁第一单,不仅承诺提供全套技术方案,还主动配套低息贷款,甚至包揽了从设计、施工到后期运维的全链条服务,硬生生在竞争中杀出一条路,让雅万高铁成为中国高铁 “走出去” 的标杆项目。 如今雅万高铁通车后,印尼尝到了甜头。 这条连接雅加达和万隆的铁路,把原本 3 小时的车程缩短到 40 分钟,不仅方便了民众出行,更带动了沿线城市的产业发展,物流效率提升、旅游热度上涨,让印尼实实在在看到了高铁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于是印尼很快提出要延长线路,想把这条 “经济动脉” 继续向周边城市延伸,进一步释放高铁的红利。 但这一次,中国却没像当初那样积极跟进,反而显得格外从容。关键就在于,雅万高铁从一开始就被打上了 “中国印记”。 轨道间距、信号系统、列车车型全是中国标准,后期的维护配件、技术升级也高度依赖中国体系。 印尼即便想找其他国家合作延长线路,要么面临技术不兼容的难题,要么需要推翻现有系统重新建设,成本会大幅增加,工期也会无限延长。这种技术上的 “唯一性”,让中国掌握了主动权。 更重要的是,这些年中国基建的口碑早已在全球打响。从东南亚的桥梁公路,到非洲的铁路港口,中国基建不仅质量过硬,还能根据当地需求提供灵活方案,“中国建造” 的标签越来越有分量。 雅万高铁通车后,其平稳的运行状态、高效的运输能力,更是让印尼政府和民众对中国技术充满信任。 这种信任加上技术配套的不可替代性,让中国无需再像当初抢订单时那样让利,完全可以按照正常的市场规则提出诉求。 要知道,当初为了打开海外市场,中国在雅万高铁项目上确实做出了不少让步,贷款利息低、技术转让力度大,甚至承担了部分风险。 如今印尼主动提出延长线路,正好是收回前期投入、实现合理收益的机会。毕竟高铁建设不是一锤子买卖,后期的线路延伸、设备更新、运维服务都是长期收益点,中国没必要再为了 “抢单” 而压缩自身利润空间。 印尼急于延长线路,也有自己的现实考量。“要想富,先修路” 的道理,在印尼同样适用。雅万高铁已经证明,高铁能加速城市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 雅加达的资本、技术可以更快流向万隆,万隆的农产品、旅游资源也能更便捷地输送到雅加达,甚至辐射周边国家。 印尼想借着这股势头,进一步完善国内交通网络,带动更多地区发展,所以才会主动推进线路延长计划。 但主动权已经掌握在中国手里。一方面,技术配套的唯一性让印尼很难找到替代合作伙伴;另一方面,中国基建的口碑和过往的合作基础,让印尼更愿意与中国继续合作。 这种情况下,中国完全可以从容地与印尼协商,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前提下,争取合理的收益,把当初让利的部分补回来。 从雅万高铁的 “全包拿下” 到如今延长线路的 “从容应对”,背后是中国基建实力的提升,也是 “走出去” 策略的成熟。 不再靠低价让利抢市场,而是靠技术实力、项目质量和长期服务赢得主动权,这才是中国基建真正的竞争力。 信源: 一带一路·零距离 | 雅万高铁助力印尼民众加速奔向美好生活——新华网 新华时评:雅万高铁为地区经济发展“提速”——中国政府网
现在有些日本人骂起祖宗来比中国人还狠:“当年要是见好就收,现在说不定能混成联合国
【10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