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国那艘锈到掉渣的破船“马德雷山”号,真的已经90余天没有进行补给了吗?其实并非如此,他们不一定非得利用直升机空投或者派补给船向破船“马德雷山”号进行补给,如果只是送些生活物资,或许水下蛙人就可以做到,而且还可以通过水下在夜间登船完成人员轮换。 在南海仁爱礁附近的海域,常年漂浮着一片醒目的锈迹——那是菲律宾“马德雷山”号登陆舰留下的痕迹。 这艘船如今破旧到海风一吹都像要散架,却成了近年来南海局势里绕不开的话题,尤其是最近外界都在传,它已经90多天没收到补给了,船上的人难道真能靠喝海水过日子? 答案恐怕没这么简单。 要搞懂这事儿,得先说说“马德雷山”号的来头,它不是菲律宾自己造的船,而是二战时期美国海军的“老古董”,1944年刚下水就被派去太平洋战场跑滩头登陆,战后闲置了一阵,又被拉去越南战场当巡逻艇用,舰上装着机枪和炮,在湄公河三角洲晃悠了好几年。 1970年美军退役后,它先转给南越海军,1975年西贡陷落后载着难民逃到菲律宾,直到1976年才被菲律宾海军接手,改了现在的名字。 1999年,菲律宾故意把这艘当时就不算新的船开到仁爱礁搁浅,派了几个士兵驻守,想把它当成“占岛”的标记,这一搁就是二十多年。 这些年里,“马德雷山”号早就被海水和海风啃得不成样,船身侧面破着大洞,浪一冲就往舱里灌海水,菲律宾2023年10月倒是派人去补过几次,修了修厨房、装了点能上网的设备,但整体还是一副“随时要沉”的样子,全靠定期补给才能让船上的士兵待下去。 之前菲律宾补给出过不少花样,有时候用直升机空投,有时候派补给船硬闯,2014年中国海警拦过它的补给船,它就换渔船绕路;2023年8月被水炮拦过,之后又琢磨新法子。 现在外界说它90多天没补给,其实是指没有公开的补给船或者直升机行动,但菲律宾未必没别的招。 要是只送点压缩饼干、药品或者电池这类轻量级的生活物资,水下蛙人完全能搞定——从附近的菲律宾基地出发,背着防水的补给包,趁着夜里海水暗,悄悄游到船底,把东西递上去就行。 甚至连人员轮换都能这么干,新换班的士兵从水下爬上船,要走的士兵再从水下潜走,既不会被雷达发现,也不会留下公开痕迹,比用船硬闯安全多了。 2025年这事儿又变复杂了,年初的时候,菲律宾还挺顺利,1月、3月、4月、5月都成功补过给,用“拉普拉普”号船送物资、换人手,没遇到太多阻拦。 但从5月20号之后,公开的补给就断了,中国海警加了巡逻的力度,还派了武装小艇围着仁爱礁,想拦着菲律宾的船靠近。 菲律宾总参谋长急了,下令让船上的士兵“拼了命也不能让中国登船”,嘴上还说“补给不用中国批准”,可实际上公开的动作全停了。 不过菲律宾没真的放弃,8月底又搞了次大动作——25号晚上11点多,从巴拉望的港口调出四艘船,有海警的巡逻舰,还有渔政船,打着“补给”的旗号往仁爱礁开,其实船上装的不光是吃的,还有燃料和建材,想偷偷给破船加固。 结果中国海警早摸清了它的路线,26号早上6点多,在距离仁爱礁还有100公里的半月礁就把这支船队拦下来了,没给它们靠近破船的机会。 这事里藏着不少值得琢磨的地方,菲律宾一直说自己是“人道补给”,但过去好几次补给船里都藏着钢筋、油漆、枪弹甚至发电机,明显是想把“马德雷山”号修得更结实,好长期赖在那儿,这根本不是单纯的“送吃的”。 而中国这边,一直没说不让送必要的生活物资,只是反对菲律宾借补给搞小动作,毕竟仁爱礁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菲律宾把破船搁在这儿本身就没道理。 更有意思的是双方的底气差距,菲律宾派去的船,不管是海警舰还是渔政船,吨位和装备都比中国海警的船差远了,想硬闯根本没优势;而中国这边,不光有海警船围着,还有渔船和运输船帮忙盯着,天上有无人机、海上有小艇,菲律宾的小动作根本藏不住。 说到底,“马德雷山”号的补给争议,不只是一艘破船能不能收到吃的那么简单,菲律宾想靠这艘老船“占岛”,又怕真跟中国闹僵;中国则是既要守住主权,又不想让局势失控,所以才会有“拦补给船但不拦人道物资”“提前拦截避免近距离冲突”这些做法。 而菲律宾搞的“蛙人补给”,看似聪明,其实也暴露了它没能力正面跟中国对抗,只能靠这种隐蔽手段撑场面——可这种手段撑得了一时,撑不了一世,这艘锈迹斑斑的破船,迟早还是要面对该有的结局。 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选择阅读了此文,这说明是对我水平的认可,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再次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菲律宾这下彻底懵了!压根没料到中国会拿巴丹群岛动真格,三艘海警船直扑而来,这手棋
【3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