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阅兵在即,中方突然派人祭奠韩国前总统,李在明的反应很强烈。我国的阅兵仪式即

百日依山尽 2025-08-27 15:40:12

9.3阅兵在即,中方突然派人祭奠韩国前总统,李在明的反应很强烈。我国的阅兵仪式即将到来,不料在此时机之下,我国竟然派出人前往韩前总统卢泰愚的墓地进行祭奠,而我国的行为,也引来了李在明的强烈反应?我国的阅兵仪式可谓是即将就要到来,但是目前我国收到的消息是韩国的现任总统李在明无法到来的消息,对我国来说不由得是件遗憾的事情,但是对李在明来说却不尽然。 距离 9.3 阅兵只剩不到一周时间,国内已经开始筹备相关仪式,天安门广场周边的布置逐步到位,参与阅兵的方队也进入最后彩排阶段。就在大家聚焦这场纪念抗战胜利的重要活动时,一则外交动态突然引发关注 —— 中方派人前往韩国,到前总统卢泰愚的墓地进行祭奠。 卢泰愚在韩国历史上是个特殊人物,他在上世纪 80 年代末至 90 年代初担任韩国总统,任期内推动了中韩建交的前期沟通。1992 年中韩正式建交,卢泰愚政府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段历史让他在中韩关系史上留下了独特印记。他去世后葬在韩国京畿道的一处公墓,此次中方派人祭奠,也是对这段建交历史的一种纪念。 消息传到韩国,现任总统李在明的反应很强烈。他的办公室很快对外表示,中方这一安排 “未提前充分沟通”,还提到当前韩中关系需要 “更谨慎的互动”。这种表态背后,或许和李在明此前已确定不参加 9.3 阅兵有关。早些时候,韩方就通过外交渠道告知中方,李在明因 “国内事务安排” 无法来华,当时中方还对外回应称 “尊重韩方决定,期待未来继续加强交流”。 现在看来,李在明对中方祭奠卢泰愚的反应,多少带着对双边互动节奏的在意。卢泰愚所属的政党与李在明所在政党不同,韩国国内政治中,不同政党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本就存在差异。加上 9.3 阅兵是中国纪念抗战胜利的重要场合,此时中方与韩国前政要的历史关联产生互动,难免让现任政府更关注其中的政治信号。 从时间线看,中方选择在阅兵前夕祭奠卢泰愚,并非偶然。中韩建交至今已有 32 年,卢泰愚作为推动建交的关键人物,其历史角色一直被两国官方认可。2022 年卢泰愚去世时,中国外交部还曾表示 “对卢泰愚先生推动中韩建交表示敬意”。此次祭奠,也是延续了对这种历史贡献的认可,和 9.3 阅兵所传递的 “铭记历史、促进和平” 理念有内在呼应。 不过,李在明政府的反应也反映出当前中韩关系的微妙之处。今年以来,韩国在经贸、安全等领域与中国有过几次政策调整,比如在半导体出口管制、加入美国主导的部分经贸机制等问题上,双方存在不同立场。这种背景下,任何涉及历史、外交的互动,都容易被赋予更多解读空间。 随着 9.3 阅兵临近,中方的纪念活动仍在按计划推进,除了国内筹备,也邀请了多个国家的代表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虽然李在明无法到场,但韩国民间仍有不少人士将前来参加相关纪念活动,包括一些研究中韩历史的学者和友好团体代表。 中方此次祭奠卢泰愚,无论引发怎样的即时反应,本质上还是基于对历史的尊重,而这种尊重,也是推动两国关系长期发展的重要基础。

0 阅读:0

猜你喜欢

百日依山尽

百日依山尽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