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江苏省教育界发生了一件大事,江苏省徐州医科大学校长郑骏年栽了,这是徐州医科大最近栽了的第3个人,就在前不久徐州医科大学原副校长王人颢、徐开林同时被斩于马下,没想到仅仅过去3周时间,徐州医科大学现任校长郑骏年也步了他两个的后尘,三个可以进去斗地主了,徐州医科大学校长郑骏年是江苏省肿瘤医学学科的著名专家,他从2018年至今一直担任徐州医科大学的校长,没想到还有不到1年时间就要年满60周岁他还是栽在了岗位上。 “三个进去斗地主”这话听着扎心,却戳中了大家的无奈。一所医科大学,短短三周连折三位核心领导,这在江苏教育界甚至全国高校里都少见,难免让人猜测学校内部是不是藏着更深的问题。 郑骏年的身份尤其让人唏嘘。作为肿瘤医学领域的著名专家,他手里有多项科研成果,还培养过不少医学人才。可就是这样一位本该在学术上发光的人,偏偏在退休前踩了红线,多年积累的口碑一夜崩塌。 再看另外两位前副校长,王人颢擅长肝胆外科,徐开林主攻血液病,都是各自领域的骨干。三人曾一起为学校的学科建设发力,如今却都因违纪违法落马,很难让人不怀疑他们之间是否存在利益关联。 高校领导落马,伤的不只是个人前途。徐州医科大学作为江苏重要的医学人才培养基地,每年向各级医院输送大量医生。现在核心管理层出了问题,学生和家长难免担心学校的教学质量、科研经费使用会不会受影响。 有人说“快退休了还出事,太不值得”。可纪律面前没有“功过相抵”,也没有“退休免责”。不管之前有多少学术成就,只要触碰了法律底线,就必须付出代价,这一点没得商量。 现在最关键的是学校后续的整改。三位领导接连落马,留下的管理真空怎么补?会不会影响新学期的教学安排?科研项目会不会停滞?这些问题都需要相关部门尽快给出明确方案,给师生和社会一个交代。 这件事也给所有高校领导敲了警钟:学术头衔不是“保护伞”,职位高低也不是“免罪符”。手握权力更要守住底线,别等快到终点了,才因为一时贪念摔得粉身碎骨,最终辜负了信任,也毁了自己一辈子的努力。 徐州医科大接下来该怎么走,能不能重建信任,大家都在盯着。希望这次的教训能让更多高校警醒,把精力放回教学科研上,别再让“学术高地”变成“腐败洼地”。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当代大学生真实工作现状
【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