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7日,美国商务部突然抡起关税大棒。他们宣布对进口自中国

康安说历史 2025-08-28 00:18:52

2025 年 8 月 27 日,美国商务部突然抡起关税大棒。他们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的聚丙烯瓦楞箱作出反倾销初裁,要统一征收 83.64% 的高额税率。即便抵消所谓补贴后,保证金仍高达 73.10%。 更狠的是,他们还计划在 11 月 12 日把这一结果和反补贴终裁合并,给这场贸易围堵画上 “最终章”。这距离今年 4 月他们突然发起双反调查,才过去不到五个月。 这场针对中国包装产品的围剿早有预谋。今年 3 月,美国四家企业联名提交申请,把中国聚丙烯瓦楞箱推上被告席。美方自己统计的数据显示,2024 年他们从中国进口这类产品的金额不过 1.5 亿美元。 这点贸易额,却换来了近乎禁止进口的税率。更讽刺的是,就在反倾销初裁前九天,美国商务部刚给中国企业贴上了 199.60% 的反补贴初裁标签,理由竟是 “无企业参与应诉”。 美国玩起贸易保护来真是轻车熟路。他们忘了自己才是产业补贴的祖师爷。从 1791 年汉密尔顿的《制造业报告》算起,美国搞补贴已经两百多年。2022 年拜登签署的《通胀削减法案》,一口气甩出 3690 亿美元补贴新能源产业。 他们给企业本土设备投资提供全额折旧优惠,实际上就是无息贷款。他们规定基础设施建设优先买美国货,赤裸裸搞歧视性采购。 可轮到中国企业正常出口,就立马扣上 “补贴” 帽子。这种只许州官放火的双标操作,真是把霸权主义演绎到了极致。 这记关税重拳砸下来,受伤的从来不止一方。中国聚丙烯企业这两年好不容易打开的海外市场,正面临关门风险。2024 年前四个月,中国聚丙烯出口量就占到了 2023 年全年的 66.5%,不少企业已经完成年度出口计划的六成以上。 现在美国市场突然竖起高墙,大量订单只能搁置。而美国本土的零售商和消费者,很快就要为这波操作买单。7 月份美国生产者价格指数已经意外飙升,8 月消费者信心指数跟着下滑到 97.4。低收入家庭被迫转向小包装商品,零售商们眼睁睁看着进货成本暴涨。 这哪是什么 “贸易战胜利”,分明是老调重弹的贸易霸凌。从 2018 年特朗普政府挑起贸易战至今,美国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总额早已突破三千亿美元。 可结果呢?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没减反增,制造业回流成了空谈。台积电、三星就算在美建厂,上游设备和下游封装依旧离不开亚洲供应链。 所谓的 “本土制造”,不过是用更高成本维持表面繁荣。世贸组织早就裁定过美国关税措施违反规则,可他们根本不管这套,反而变本加厉搞 “小院高墙”。 美国国内的反对声浪已经越来越大。多个行业协会联合起诉政府,指责其未经国会批准滥用关税权力。联邦法院已经受理相关案件,质疑这是 “行政权力滥用”。 那些喊着要对华加税的政客,似乎忘了美国企业每年从政府拿的补贴远超中国对手。波音公司 1984 到 2017 年间光海外销售税收减免就超过 22 亿美元,这账他们怎么不算算? 距离 11 月 12 日的终裁还有两个多月,美国商务部这套组合拳已经让全球贸易体系瑟瑟发抖。中国企业不会坐以待毙,更不会放弃合法的贸易权利。 美国消费者也很快会发现,货架上的包装商品悄悄变贵,而这一切都源于政客们拍脑袋的保护主义政策。 历史早就证明,贸易战没有赢家。美国商务部今天挥舞的关税大棒,最终只会砸到自己脚上。他们以为靠高税率就能堵住中国商品,却忘了全球产业链早已你中有我。 这种损人不利己的操作,除了让美国的贸易信用分再创新低,什么也改变不了。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从来不是靠补贴得来的,更不会因为关税就彻底消失。这场闹剧最终的结局,只会是美国自己吞下贸易保护的苦果。

0 阅读:51
康安说历史

康安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