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9年,乾隆亲自审问川陕总督张广泗,下令严刑拷打。张广泗满身是伤,但还是不停辩白。乾隆大怒,下令将其斩首示众。 张广泗是以监生的身份通过捐纳的方式获得了官职,从贵州思州知府开始做起。 在任期间,张广泗协助云贵总督鄂尔泰,屡有功劳,在鄂尔泰的大力推荐下,被雍正破格提拔为贵州巡抚,后又升任云贵总督。 乾隆十一年,四川大金川土司莎罗奔叛乱、 乾隆下令派遣军队前往征讨,张广泗此前在西南有多次平乱的经历,因此顺理成章地成为统兵大将。 赶赴前线后,张广泗发现,战场局势远比他事先设想的要复杂棘手得多,这里地形复杂,全是连绵的高山,山势陡峭到了极点。在那些地势险要的关口位置,叛军修建了大量用石头堆砌的堡楼。 这些造型独特且防御严密的碉楼,成为清军向前推进过程中难以跨越的巨大障碍。 为了攻克这些阻碍前进的碉楼,张广泗费尽心思,尝试了多种不同的战术方法,然而,这些努力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清军在付出了巨大的人员伤亡代价后,进攻进度依然毫无起色。 无可奈何之下,张广泗只能向乾隆如实上报军队的损失情况,并承诺到第二年的夏秋季节,一定能够完成平叛任务。 但此时的乾隆,对张广泗已经渐渐失去了耐心。而就在这个时候,乾隆的结发妻子富察皇后在东巡途中,于山东德州不幸病逝。 乾隆本就富察皇后的离世而心情极度低落,在这种情绪下,长时间未能在金川平叛战事中取得成效的张广泗,自然就成了发泄怒火的首要对象。 乾隆十三年四月,乾隆派遣首席军机大臣讷亲前往金川前线监督战事,督促张广泗执行速战速决的作战策略。 六月,讷亲与张广泗在前线会合。然而,两人之间却存在着严重的沟通障碍与矛盾冲突。讷亲自认为是乾隆身边的亲信重臣,常常压制张广泗,这让向来心高气傲的张广泗感到极为不满。 一气之下,张广泗直接交出了军队的指挥权,让讷亲亲自指挥军队作战。 讷亲调集了一万多名兵力,对金川叛军发起猛烈进攻,想要快速平定叛乱。但事与愿违,十几天的时间,参战的清军伤亡数千。 讷亲接手指挥后,反而让战局进一步恶化。有一次,在前线的三千多清军遭遇了几十个金川士兵的袭击,竟然四散奔逃,不明不白地损失了几百人。 乾隆在看到相关奏报后,用 “闻之骇听” 这四个字表达了自己的震惊。 紧接着,又有战败的消息传来,几十名金川士兵夜袭清军军营,在杀伤清军士兵后,还抢走了几门大炮。 这场最初被乾隆认为只是小规模的平叛之战,前后耗费的白银竟然接近两千万两。 乾隆心里十分清楚,这场战争的花费远远超出了正常的军事行动范围,各级官员肯定在其中贪挪了军费,甚至还把其他与战事无关的亏空账目也混入了军费开支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乾隆不得不降低平叛的目标,只希望能够让这场战争以相对体面的方式结束。 于是,乾隆下令让张广泗返回京城接受审讯。 一年前刚到达金川的时候,张广泗志得意满,对手下说很快就会回京受赏。可,张广泗万万没有想到,他回京却是以押解的方式。 乾隆在瀛台亲自提审张广泗,张广泗极力为自己辩解,不停地喊冤,他详细地向乾隆陈述了金川地区地形复杂、土司势力盘根错节等情况,试图向乾隆证明自己制定的作战策略并非没有道理。 可是,乾隆越听张广泗的辩解,心中的怒火就越盛。他斥责张广泗统领军队长期作战,却导致士兵士气低落;在作战调度方面频频出现失误,之前还曾夸下海口却无法兑现承诺;在战事长期没有进展之后,又将责任推到手下将领的身上。 乾隆最生气的是一点,就是讷亲前往前线督战时,张广泗采取观望推诿的态度,眼睁睁看着讷亲做出各种错误的决策,却不提醒一句,甚至还在背后对讷亲进行嘲讽和非议。 怒火中烧的乾隆,随后下令处斩张广泗,这位曾经在西南边疆叱咤风云的封疆大吏,最终在金川之战的泥潭中,落得了一个悲剧性的结局。
1749年,乾隆亲自审问川陕总督张广泗,下令严刑拷打。张广泗满身是伤,但还是不停
帝王八卦
2025-08-28 01:26:34
0
阅读: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