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76岁的丁玲,发文痛骂78岁的沈从文:“贪生怕死的胆小鬼,斤斤计较个

阳光少年万德努 2025-08-28 17:06:41

1980年,76岁的丁玲,发文痛骂78岁的沈从文:“贪生怕死的胆小鬼,斤斤计较个人得失的市侩!”沈从文听闻此事,无限悲戚地说:“丁玲冷不防从背后杀来一刀,狠得可怕!我对他们夫妇已够朋友了,在他们困难中,总算尽了我能尽的力……料想不到,为了恢复她的‘天下第一’地位,却别出心裁,用老朋友来开刀祭旗!” 丁玲1904年出生在湖南临澧,原名叫蒋伟,小时候父亲早逝,母亲拉扯她长大,还教她认字念书。她12岁就进了长沙周南女校,那时候接触到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脑子开了窍。后来她离开家乡,去上海和北京闯荡,追求自由和文学。1925年在北京,她碰上胡也频,两人很快就走到一起,同居然后结婚。 胡也频1899年出生在湖南益阳,早年就开始搞文学,和丁玲一块写小说,俩人互相扶持。胡也频在北京大杂院生火取暖那会儿,沈从文来串门,三人就这么认识了,围着炉子聊文学,分着吃有限的食物。 沈从文1902年出生在湖南凤凰,原名沈岳焕,14岁就投军,当过士兵和文书,1922年到北京,自学成才,写出像《边城》这样的乡土小说。三人一块办杂志《红黑》,沈从文常把自己的稿费分给丁玲夫妇,帮他们度过难关。那时候他们仨关系铁,互相帮衬着在北京混文坛。 1930年胡也频在上海被国民党抓走杀害,丁玲伤心欲绝,但还是坚持写东西。1933年5月14日,丁玲在上海被国民党特务抓捕,关进南京监狱。她出狱后,跟抓她的特务冯达住一起,还生了个女儿。沈从文那时候在青岛大学教书,听说丁玲被捕,就写文章呼吁营救,还在报纸上连载传记《记丁玲》,分段发表,第二年出了前半部书。 丁玲1936年出狱,去了延安,从事左翼文学活动。沈从文留在北平,继续写他的乡土小说,1949年后转行研究文物,在故宫博物院干活,负责整理瓷器、漆器和丝绸这类东西。他从文学转到文物,是因为时代变了,他适应新环境,埋头做研究,避免卷入更多是非。 1980年春天,丁玲看到沈从文的新书《记丁玲》,里面提到她出狱后跟冯达的事,这让她特别不痛快。她刚平反不久,最怕别人翻旧账,尤其是这段黑历史。丁玲写文章在《诗刊》上发,批评沈从文是贪生怕死的胆小鬼,斤斤计较个人得失的市侩。这话传开,文坛炸了锅,大家议论纷纷。沈从文听到后,很伤心,说丁玲从背后捅刀子,太狠了。他觉得对丁玲夫妇够意思,在他们难的时候尽力帮了,没想到她为了恢复地位,用老朋友祭旗。其实俩人早有嫌隙,1948年郭沫若在香港发文骂沈从文是地主阶级弄臣,丁玲在场没帮腔。 1949年后沈从文被安排在故宫扫厕所,丁玲那时已经是文艺界领导,一次在长安街碰面,她坐车走过,没停下。1933年丁玲被捕后,她母亲带着孩子在长沙流落,沈从文每个月从30块大洋稿费里挤10块寄过去,坚持两年多,后来卖了祖传田黄石章,继续寄钱。这些事丁玲平反后跟别人说,是沈从文心里有鬼。 沈从文在《新文学史料》连载《记丁玲》,写到丁玲跟冯达同居,但没提生孩子的事。他觉得写的都是实情,没必要删。丁玲托人捎话,让删掉冯达那段,沈从文没答应,说每句都真。丁玲气不过,就在文章里加重了批评。这件事闹大,反映出文人间的复杂关系,早年友情到晚年决裂,中间夹杂太多时代因素。沈从文对丁玲的帮助不少,比如1933年丁玲被捕,他找徐志摩凑200大洋,四处打点关系。丁玲出狱后,两人道路不同,沈从文转文物,丁玲在文艺界活跃。但这段恩怨,让人看到友情易碎,尤其在动荡年代。 1986年早春,丁玲在协和医院特护病房,她撕掉旧相册里1927年上海的合影,沈从文在照片最右边。同一天,沈从文在崇文门筒子楼,烧掉铁皮盒里的1933年悼文和汇款单,说当年要不是凑够200大洋,丁玲可能早被枪决。两人到死都没和解,丁玲1986年3月4日在北京去世,享年82岁。沈从文1988年5月10日在北京去世,享年86岁。丁玲去世前几个月,在病床上感慨人生坎坷,但没提沈从文。沈从文晚年还在故宫整理文物,写瓷器和铜镜的说明。2002年故宫整理档案,发现1955年3月8日一本《唐宋铜镜考》的借阅记录,沈从文签名下面有丁玲亲笔批注,要借书做批判材料。这显示两人间早有裂痕,丁玲用过沈从文的书来批他。

0 阅读:99

猜你喜欢

阳光少年万德努

阳光少年万德努

阳光少年万德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