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大汉奸张景惠走进战犯管理所,却看见同为汉奸的儿子穿着军装站在门口,

美食创意厨房 2025-08-29 03:17:40

1950 年,大汉奸张景惠走进战犯管理所,却看见同为汉奸的儿子穿着军装站在门口,他很困惑,立马问:“你明明也是汉奸,为什么不用进去?” 却被儿子一把推开。 张景惠踉跄着撞在冰冷的铁门门框上,西伯利亚战俘营带来的寒气还裹在破旧棉衣里,可此刻浑身的冷,都比不上儿子眼神里的鄙夷 。 那眼神像淬了冰,让他想起三十年前,自己刚跟着张作霖招安时,儿子还在怀里抱着,软软地喊 “爹”。 他盯着儿子张绍纪身上的解放军军装,领章上的五角星在灯光下晃眼,脑子里却全是西伯利亚雪地里的传闻。 几个月前,战俘营里说首批遣返回国的战犯 “罪大恶极,全要枪毙”,他看见张绍纪的名字在遣返名单上,还偷偷抹过泪。 他以为儿子跟自己一样,沾了 “伪满” 的边,逃不过一死。 可现在,儿子不仅活着,还成了看管他的人,这让他怎么也想不通:自己是伪满洲国 “国务总理大臣”,儿子是 “汉奸之子”,怎么就成了 “自己人”? 张景惠没敢再上前,可记忆却不受控地翻涌。1928 年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死,张学良要 “东北易帜”,他却盯着日本人递来的 “省长” 委任状动了心。 那时他觉得,跟着日本人有官做、有粮吃,比跟着张学良 “抗命” 强。 “九一八事变” 后,他更是死心塌地,从伪满参议府议长做到 “国务总理”,甚至下令拆了伪满政府大楼的铜拉手,送给关东军造子弹 。 他以为自己选了条 “明路”,却从没问过儿子怎么想。 张绍纪没看他,转身跟旁边的工作人员交代着什么,声音清晰地传过来:“这批战犯要重点教育,尤其是涉及伪满核心职务的。” 张景惠的耳朵嗡嗡响,突然想起儿子小时候的事。那时儿子在长春的洋学堂读书,回来总说 “老师讲日本人坏,抢我们的地”,他还骂过儿子 “小孩子懂什么”,把儿子的进步书籍扔到炉子里烧了。 现在想来,那时儿子眼里的光,就跟现在军装上的五角星一样,他当时怎么就没看懂? 其实张绍纪早早就走了跟他相反的路。在伪满的那些年,张绍纪借着 “高官之子” 的身份,偷偷给抗日组织递情报。 日军的粮道、布防图,都是他趁着跟父亲去日军营地 “赴宴” 时抄下来的。有次他把情报藏在书本里,差点被张景惠发现,他谎称是 “课本笔记”,才蒙混过去。 后来身份暴露,他经组织安排去了苏联,继续做情报工作,直到 1945 年苏联红军打垮关东军,他才跟父亲一起被押到西伯利亚,却因抗日经历,一直被单独审查,没跟父亲关在一处。 1950 年中苏交接战犯时,张景惠因为是伪满头号汉奸,被列在首批遣返名单里;而张绍纪的抗日经历被核实清楚,组织上觉得他熟悉东北情况、懂日语,就安排他到抚顺战犯管理所工作。 张绍纪早就知道父亲会来,却没准备见 , 在他心里,那个为了荣华富贵投靠日本人的父亲,早就不是家人了。 张景惠后来在牢房里,还总透过铁窗看张绍纪。有时看见张绍纪在操场上给战犯讲政策,声音洪亮;有时看见他在食堂检查卫生,动作利落。 有一次他趁放风,凑过去想跟儿子说句话,张绍纪却直接转身走了,只留下一句 “在管理所,我是工作人员,你是战犯”。 那一刻,张景惠才明白,他和儿子的区别从来不是 “运气”,而是 “选择”,他选了投靠侵略者,把自己钉在耻辱柱上;儿子选了守护家国,赢得了新生。 1959 年张景惠病死在管理所时,张绍纪只是按照规定,在他的死亡记录上签了字,没去看最后一眼。 后来有人问起他跟父亲的事,他只说 “路是自己选的,后果自己担”。 信源:党史博采——红色特工张梦实的传奇人生 彭苏

0 阅读:0
美食创意厨房

美食创意厨房

关注我,关注娱乐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