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慈禧为讨好洋人,下令让军机大臣赵舒翘自尽,赵舒翘先后吞下黄金、鸦片和

断代史鉴 2025-08-29 04:35:14

1901年,慈禧为讨好洋人,下令让军机大臣赵舒翘自尽,赵舒翘先后吞下黄金、鸦片和砒霜,可折腾到半夜都没死,一旁陪伴的妻子急了,趴到丈夫耳边,悄悄说了一句话,赵舒翘这才瞑目。 赵舒翘在晚清官场里算个实打实的“懂法能臣”,他跟别的官不一样,每天抱着案卷看到半夜,遇到老百姓喊冤的案子,还会亲自去查证据,生怕错判了人。 光绪24年任刑部尚书,第二年还进了总理衙门、当了军机大臣,兼着顺天府尹。 差不多就是现在的北京市长,那时候的他,早就是朝廷里说一不二的大人物了。 可谁能想到,就这么个靠本事上来的官,最后居然栽在了“看领导脸色”上。 义和团运动爆发后,一群老百姓穿着红衣服、拿着大刀,喊着“扶清灭洋”的口号,渐渐往北方蔓延,清廷慌了。 慈禧想让义和团去跟洋人斗,两边要是打起来,不管谁赢,自己都能坐收渔利。 1900年6月,慈禧先让赵舒翘去涿州看看义和团的情况,转天又派了明显支持义和团的刚毅一起去。 赵舒翘看到义和团的人穿着红坎肩,拿着大刀长矛,说自己能“刀枪不入”,他心里就有数了:这伙人根本靠不住。 所以回来跟慈禧汇报的时候,他实话实说:“义和团没真本事,不能对他们抱太大希望。” 可他刚说完,就看见慈禧的脸沉了下来,赵舒翘一下子就慌了,他赶紧改口:“义和团确实能帮着朝廷对付洋人,招抚是对的。” 他以为这么改个口,就能保住自己的位置,没成想直接把自己推进了死胡同。 后来清廷真就承认了义和团是合法的,一群义和团的人浩浩荡荡进了北京。 没过多久,德国公使克林德在街上被义和团杀了,这下洋人彻底炸了锅,各国使馆也被义和团围着打。 慈禧一看事闹大了,干脆下旨跟八国联军宣战,结果到了8月,八国联军直接打进北京。 慈禧吓得带着光绪帝连夜往西安跑,跑之前还让赵舒翘去跟外国使馆联络,想留点缓和的余地。 可赵舒翘那时觉得自己之前支持招抚,现在去跟洋人低头,肯定没好果子吃,就找了个“我资历浅,怕洋人不认”的借口推了。 慈禧只想保住自己的太后位置,为了讨好洋人,决定将赵舒翘推出去,他不是皇族,没什么后台,拿他当替罪羊,非常合适。 所以先判了赵舒翘“斩监候”,没过多久又改成“斩立决”,想快点给洋人一个说法。 可赵舒翘是土生土长的西安人,在当地威望特别高,一听要杀他,西安老百姓不答应。 三百多人自发组织起来,举着“保赵大人”的牌子堵在慈禧行宫门口请愿,还有人喊“要是杀了赵大人,就请太后回北京去,西安不欢迎你”。 军机处的人赶紧跟慈禧说“不如让赵舒翘自己死,给个全尸,也算给老百姓留点面子,免得把事闹大”。 慈禧赶紧改了旨,让赵舒翘“赐自尽”,比直接砍头好听点。 1901年正月初六,陕西巡抚岑春煊带着人去监狱监刑,赵舒翘的家人、朋友、还有他教过的门生,都来送他最后一程。 岑春煊宣旨的时候,赵舒翘一下子就瘫在地上,他之前一直盼着慈禧能回心转意,没料到等来的是催命符。 可他还是不死心,拉着岑春煊的胳膊说“岑大人,再等等,太后肯定会下赦免的圣旨,你再帮我多等一会儿”。 岑春煊一开始还装客气,说“赵大人,别等了,圣命难违”,可赵舒翘就是不松口。 等了差不多一炷香的工夫,还是没一点消息,岑春煊不耐烦了,让下人跟赵舒翘说“行宫那边根本没要下赦免旨的意思,您就别等了”。 赵舒翘这才有点慌了,最后没办法,吞了二两多赤金。 一般人吞一小块金就活不成了,可赵舒翘人高马大,身体特别壮,吞了金之后不光没死,还能拉着夫人的手说“你奶奶九十多了,我走了以后,你多替我尽孝”。 岑春煊一看这情况,赶紧让人拿鸦片来,逼着赵舒翘吃,结果还是没用;又让人拿砒霜,赵舒翘吃了疼得用手捶着胸口喊“太难受了”,可还是没断气。 他夫人看着丈夫疼得快不行了,自己也哭干了眼泪,才含着泪说“老爷,别等了,不会有圣旨了,咱们一起死吧”。 赵舒翘这才彻底绝望,岑春煊一看时间快到了,怕没法跟慈禧交差,干脆让人拿了好几层麻纸,用水打湿了糊在赵舒翘的鼻子和嘴上,还往纸上浇烧酒。 就这么折腾了好几次,赵舒翘才彻底没了气,他夫人也拿起旁边的毒药喝了,跟着他一起走了。 赵舒翘到死都没弄明白,自己一辈子忠于朝廷,替慈禧办了那么多事,怎么最后就成了“祸首”? 慈禧从头到尾在乎的只有自己的权力,什么忠臣、什么百姓,只要碍着她保命,都能拿来当垫脚石。 当年挪用海军的钱修颐和园,海军想买军舰都没钱,结果甲午战争打输了,她也不心疼,照样天天享乐; 她手里的权力,没用来救国家、救百姓,只用来维护自己的统治,最后把中国拖进更深的火坑,老百姓跟着遭了多少罪,说她是千古罪人,一点都不冤。

0 阅读:0
断代史鉴

断代史鉴

分朝代深挖中国史,从先秦到民国,每期一个断代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