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真的打开了!”8月,安徽马鞍山一个高温天,64岁的打工大叔两次走进一家4S店,只为了蹭会儿凉。他一身是灰,满头大汗,却怎么都不肯坐沙发,生怕弄脏了店里的东西。 女店员李晓没勉强,而是递上冰水,陪他站在墙角聊天。原来大叔是从河南来打工的,每天天不亮就上工,中午在树荫下啃馒头,“站着都淌汗,别说扛钢筋了”。 见他累得腿微微发抖,李晓也没说“您坐”,只是悄悄推开办公室的门,让冷气缓缓吹向他站着的过道。“大叔,站这儿吹吹,凉快。”——没施舍、没客气,只有一份悄悄护住尊严的体贴。 这个看似微小的举动,却让无数人想起自己在外打拼的家人。高温之下,多少劳动者沉默地扛着生活:建筑工人、快递员、保洁阿姨……他们浑身尘土,却撑起了整个城市的运转。 真正打动人的,从来不是轰轰烈烈的“善举”,而是这种不戳破对方窘迫的细心。没有居高临下,只有将心比心。 所谓格局,无非就是:心里能装得下别人的不易,行动里能给出真正的尊重。
这又是何必呢?安徽,女子晚上洗完澡后觉得身上有些燥热,就把风扇打开吹一会,可一旁
【12评论】【4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