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如何对付东大,实际上美国是明牌!他们把中低端订单转移到越南、印度等国,东

芸霄记史 2025-08-31 13:29:12

[月亮]如何对付东大,实际上美国是明牌!他们把中低端订单转移到越南、印度等国,东大的公司和工厂也为了省钱往那儿搬。一来二去,这些国家的产业链慢慢成熟,逐渐取代东大的世界级工业地位。这样一来,美国就可以做到不战而胜。     这盘棋从2018年就开始显形。美国那年大幅加关税,一批跨国大厂立刻行动,把原本在中国的生产线撤到越南、泰国等地。   三星和微软这样的巨头率先跑在前面,越南当年的手机出口骤然冲到三百多亿美元,泰国的空调出口也一跃排到全球第二。变化来得猝不及防,但背后是企业精打细算的结果。     在那些算账的会议室里,成本是唯一的标尺。越南工人月薪只要两千多块,孟加拉人更低,再加上当地给新进企业的减税优惠,开厂的门槛一下就降下来了。   对于企业来说,这笔账异常简单——哪里省钱,就往哪里搬。服装、鞋子、电子装配这些低端活计,很快被东南亚接过去。     不过,这只是一半的事实。成衣、电子产品的组装能搬走,但原材料和关键零部件依旧高度依赖中国。比如柬埔寨的纺织行业,对中国的依赖从不到一半,几年内飙升到超过六成。   越南、马来西亚的比例也在快速上涨。这意味着,工厂外迁并不等于脱离中国的产业链,在上游环节,中国依然牢牢握着主动权。     与此同时,中国开始主动拿下更多高端制造项目。新能源车、先进电子、精密设备,一批批新工厂落地上海、广州等制造重镇。   这些订单的门槛很高,需要稳定的供应链和高素质工人来支撑。相比之下,东南亚虽然工资低,但电力不稳、技术储备有限,遇到复杂订单就容易卡壳,这也是它们迟迟无法接替中国的现实难题。   但格局从来是动态的。越南工资这些年涨得很快,原有的成本优势在减弱,可这并不代表中国就可以掉以轻心。   美国的策略就是不断推动产业转移,让更多低端产能离开中国,削弱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占比。对此,中国必须一边提升高端制造的占有率,一边确保核心环节不会被掏空。     回顾几十年的产业转移,美国当年把制造业交给日本,日本又传到亚洲四小龙,最后落到中国,现在开始向东南亚倾斜。   每一次“接棒”的国家都会留下自己的杀手锏——日本是汽车,新加坡是炼油。中国要想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保住全产业链和关键技术,只有这些是别人搬不走的。     中国能从农业国变成今天的世界工厂,靠的是产业链完整、工人数量庞大且技能扎实,再加上巨大的市场优势。这些条件短时间内无人能复制,但未来风险依旧存在。   东南亚在追赶,欧美在高端领域持续施压,中国必须抢在变化之前完成升级,把那些别人没法夺走的技术和能力攥在手里。     全球制造业的接力赛从未停过,低端产能离开是常态,但只要核心技术和高端制造还在,中国在这场长期赛里就有底气。      

0 阅读:156

评论列表

蹉跎

蹉跎

2
2025-08-31 14:51

还有重要的一点,其他国家都俯首称臣,原意做一个节点,大陆则不是,大陆是全产业链通吃,还搞一带一路,要实现民族复兴。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