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是整数乘法学习的关键阶段,对学生运算能力与数学思维发展意义重大。 一、锚定教学目标,明晰育人方向 本单元教学目标围绕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展开。 - 知识技能:学生要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进位、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算理,掌握口算、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会用乘法解决“求几个相同加数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等实际问题。 - 数学思考:在探索算理、算法过程中,发展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初步感悟转化、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 - 问题解决:能从实际情境中提取数学信息,运用多位数乘一位数知识解决问题,经历“问题—探究—解决”过程,积累活动经验。 - 情感态度:感受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应用意识;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获得成功体验,树立学习信心。 二、梳理内容结构,构建教学逻辑 本单元内容以“口算乘法—笔算乘法(不进位、进位、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解决问题”为主线,螺旋上升。 口算乘法是基础,包括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为笔算乘法算理理解铺垫;笔算乘法是核心,从简单的不进位乘法,到进位乘法,再到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逐步进阶,让学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一般方法;解决问题则是知识的应用与拓展,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依此逻辑设计教学。先通过直观操作、生活实例,让学生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再进入笔算教学,从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入手,借助小方块,让学生明白“分位相乘,再相加”的算理,再逐步过渡到进位、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最后结合“主题图”“练习题”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解决,形成完整的知识应用链。 三、领会编写意图,优化教学实施 (一)以直观操作与计数单位,突破算理理解难点 教材借助小方块等直观学具,引导学生理解“数的运算就是计数单位及其个数的运算”。如教学12×3,用小方块摆出12(1个十和2个一),乘3后,得到3个十和6个一,即36,让学生直观看到乘法运算中计数单位的变化与组合。 教师教学时,要充分利用直观学具,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比如教学进位乘法18×3,让学生用小方块分组表示18,乘3时,先算3个8是24(满二十向十位进2),再算3个10加2个十是50,最后50加4得54,通过操作理解进位原理,突破算理难点。 (二)融合算理与算法,发展运算能力 教材注重算理与算法的融合,让学生在理解“为什么这样算”的基础上,掌握“怎样算”。如笔算乘法从口算过渡而来,先让学生用口算方法计算,再引导学生将口算过程“记录”下来,逐步形成竖式笔算方法。 教学中,教师可先让学生口算23×2(20×2 + 3×2 = 46),再让学生尝试用竖式记录口算过程,先写23,再写×2,然后分位计算,最后相加,让学生体会“分位相乘,再相加”的算法源于口算的算理,实现算理与算法的自然衔接,发展运算能力。 (三)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应用意识 教材编排了大量生活情境问题,如购物、乘车、整理图书等,让学生感受乘法的实际应用。 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乘法问题、解决问题。例如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时,结合“主题图”中“军棋的价钱是8元,象棋的价钱是军棋的4倍,象棋多少钱”的问题,让学生先分析“几倍”的含义,再用乘法计算,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应用意识。 四、落实教学建议,提升教学实效 (一)重视直观教学,助力算理理解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较抽象,教师要借助小方块、点子图等直观教具,或利用多媒体动态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计数单位的运算过程。比如教学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305×3,用点子图表示305(3个百、0个十、5个一),乘3后,得到9个百、0个十、15个一,即915,让学生明白“0乘任何数得0,再加上进位的数”的道理。 (二)加强对比练习,突破易错点 本单元的易错点如进位忘记加、因数末尾有0时漏写0等。教师要设计对比练习,让学生辨析。例如对比13×2(不进位)和18×3(进位),让学生观察竖式,明确进位的处理;对比230×3和203×3,让学生注意因数末尾和中间0的不同计算方法,减少错误。 (三)注重问题解决,发展应用能力 教学“解决问题”时,要引导学生经历“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的过程。比如“归一问题”(教材第71页例8),先让学生理解“照这样计算”的含义(单一量不变),再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最后检验反思。 (四)渗透数学思想,提升思维品质 在教学中,要适时渗透转化、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如将多位数乘一位数转化为表内乘法(口算时,整十数乘一位数转化为“几个十乘一位数”);用图形(小方块、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分析问题,提升思维的逻辑性与抽象性。
深度解读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多
特级钱守旺云
2025-09-01 07:21:3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