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23岁的抗战女英雄郑苹如被特务押到城外小树林,特务猥琐的笑道:“这么

千百年一叹 2025-09-04 11:16:13

1940年,23岁的抗战女英雄郑苹如被特务押到城外小树林,特务猥琐的笑道:“这么漂亮,下不去手啊”。郑苹如这时提出了一个要求,特务听后心生怜悯,成全了她。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一位23岁的女子被押往城外小树林,特务露出猥琐笑容,说她太漂亮下不去手。她提出一个要求,特务竟心生怜悯成全了她。这位女子郑苹如的经历,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抗日秘密与悲壮抉择? 郑苹如出生于1918年日本名古屋,她的父亲郑钺早年留学日本法政大学期间加入同盟会,成为孙中山的忠实支持者,积极参与民主革命活动。母亲木村花子出身日本武士家族,两人结合后养育子女,郑苹如作为家中次女,从小接受中日双重文化影响。1929年,全家移居上海,她进入私立中学就读,后考入上海法政学院,期间熟练掌握日语,并在学校戏剧表演中展现才华。 1931年日本占领东北后,她作为学生开始关注国家命运,积极参与街头宣传和慰问伤兵等工作,体现出强烈的爱国意识。毕业后,她原本计划与空军军官未婚夫王汉勋在香港成婚,但因战争爆发而延期。这段时期,她通过家庭关系接触抗日力量,利用自身语言优势逐步涉足情报收集领域。她的家庭背景让她在上海社交圈中游刃有余,同时也为后来的活动奠定基础。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郑苹如经介绍加入国民党中统情报机构,她凭借流利日语和外貌优势,潜入日伪高层圈子,获取重要军事动态和官员动向。例如,她曾接近日本官员,记录对话并传递给上级,成功获得汪精卫投敌的消息,这对国民党方面提供了关键预警。尽管如此,她并未接受专业训练,而是以业余方式参与,不愿完全脱离正常生活。她还尝试针对日本首相之子等目标收集信息,但这些计划因风险过高而中止。 1939年初,中统一游击队长被捕,她接受任务营救,通过日本宪兵队介绍接触伪政权特务头目丁默邨。起初,她在社交场合与他相识,逐步获取信任,成为他的秘书。这段时间,她设法接近丁默邨,意图除掉这个投敌分子,同时继续传递情报。她的行动虽充满危险,却反映出普通青年在国难中的担当。 郑苹如的刺杀计划针对丁默邨展开,她多次尝试引诱他进入埋伏圈。第一次,她以购买衣物为由将他引至商店,但丁默邨警觉逃脱,导致行动失败。第二次,她邀请他到家中,但丁默邨临时改变主意,未落入陷阱。第三次,在舞厅场合,她暴露身份,当场被捕。 1939年12月21日,这次失败直接导致她被关押在76号特务总部。关押期间,她遭受审讯和酷刑,包括鞭打和长时间固定,但始终保持沉默,未透露任何情报。丁默邨最初未下令处决,甚至偶尔派人送食物,但他的妻子和其他伪政权人员介入,推动加快处置。关押数月后,处决命令下达。 1940年2月的一个夜晚,她被转移出狱,押往沪西中山路旁荒地执行枪决。执行者林之江负责任务,她提出避免射击面部的要求,林之江犹豫后仍遵命,先射胸部一枪,再射头部两枪,她当场身亡,年仅23岁。

0 阅读:0
千百年一叹

千百年一叹

历史长河中的悲欢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