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不断制造台海危机,欧盟已经开始正式针对中国,西方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们在干什么呢? 2025年的台海局势尚未平复,美国对华的战略遏制却早已进入既定轨道。华盛顿将中国视作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在经济、科技、军事、外交等各个层面轮番施压。 其实,这套操作并非新鲜,而是有迹可循。 2018年,美国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把中兴通讯列入制裁名单,禁止其采购美国芯片,导致公司生产一度停摆; 2019年又升级限制,将华为纳入“实体清单”,伴随的是一整套媒体攻势——《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轮番刊登“安全威胁”的社论,渲染“华为威胁全球通信安全”。 这正是美国惯用的“模板”:先凭空制造议题,再借官员表态与媒体造势,不断放大压力。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美国政客又把矛头指向中国,从病毒溯源到世卫组织的争议,华盛顿高层接连喊话,配合各大电视台与社交媒体,把中国推向国际舆论的风口。 单打独斗收效甚微后,美国开始拉拢盟友。七国集团的联合声明、北约在战略文件中首次点名中国,都是这种“打群架”的延伸。 2025年初的情况亦如出一辙。 美国先在国会提出所谓“技术安全法案”,限制中国企业获取先进AI芯片;随后商务部长、国务卿轮番放话,强调要“防止中国主导未来科技”;紧接着,又推动欧盟、日本、韩国在出口规则上采取“协调行动”,企图形成合围之势。 中国的应对也在不断成熟。面对美国叙事的强加,中国不仅公开反驳,还通过多边场合展现美国的焦虑与霸道。 例如在2024年联合国大会辩论环节,中国代表团用详实数据说明中国对全球供应链的贡献,直接削弱了美国“威胁论”的正当性。 能源合作上可以看得更清楚。2022年,美国极力阻挠中国与俄罗斯扩大能源贸易,但结果恰恰相反,中国自俄进口原油和天然气大幅上升。 到了2025年,中国与俄罗斯的双边贸易额已突破2700亿美元,能源、粮食、机械设备全面覆盖。这种“越打压越深化”的合作,正是对美国围堵的直接回应。 与此同时,中国加大自主创新的投入。以半导体为例,2023年中国大陆对集成电路研发的投入首次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2024年长江存储与中芯国际在高端制程上取得突破。 美国“卡脖子”原想拖慢发展,却在客观上逼迫中国形成自主体系。 这种应对并不限于技术。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同样迅速成长。 国际能源署的报告指出,到2024年,中国电动车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已超过60%,远超美国和欧洲。美国本想通过贸易壁垒限制中国,却发现全球产业链早已离不开中国的供给。 由此可见,美国的“模板”套路再怎么翻新,其本质仍是先抹黑、再炒作、继而结盟施压。但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应对逐渐娴熟,这种套路的效力正在递减。 中国以破除叙事、坚持自主、强化合作和发展实力为主轴,逐渐化解一次次围堵。 回看近十年的博弈轨迹,几乎每一次美国的打压,最终都催生了中国更强的反弹力。无论是中兴事件后的国产芯片加速,还是华为在5G上的逆势崛起,都验证了这一点。 2025年的局势,只是这一历史逻辑的延续。
美国不断制造台海危机,欧盟已经开始正式针对中国,西方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中华民族
霜花覆窗棂
2025-09-04 18:29:07
0
阅读:73
懒羊羊
美国强盗凶相毕露磨刀霍霍咄咄逼人!清空美债造万枚核弹时刻准备着蒸发美国强盗及其走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