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承认成吉思汗是他们的共有皇帝祖先,同时伊朗人把成吉思汗的孙子旭烈兀尊为国家的

康安说历史 2025-09-04 23:34:08

伊朗承认成吉思汗是他们的共有皇帝祖先,同时伊朗人把成吉思汗的孙子旭烈兀尊为国家的建立者,那是伊朗古代的伊儿汗国。 旭烈兀不是别人,正是成吉思汗的亲孙子、拖雷的第六子。当年蒙古帝国版图扩张到顶峰,成吉思汗的几个儿子各自领了地盘,到了孙子辈,旭烈兀接过的任务是继续往西开拓,把中亚和西亚的那些势力纳入蒙古帝国的影响范围。 公元 1256 年,旭烈兀带着一支装备精良的蒙古军队从蒙古本部出发。这支军队里不光有擅长骑射的蒙古骑兵,还配了不少会用攻城器械的工匠,一路往西打,沿途不少小部落和城邦要么投降,要么被直接攻破。他们没花太多时间就扫平了中亚的障碍,目光很快锁定在更西边的阿拉伯世界。 他们的最终目标之一,就是当时阿拉伯世界的信仰核心 —— 巴格达。那时候的巴格达可不是普通城市,它是阿拔斯王朝的都城,而阿拔斯王朝统治伊斯兰世界已经快 500 年了。 哈里发既是这个王朝的世俗君主,手里握着行政和军事权力,又是整个逊尼派伊斯兰世界的宗教领袖,在信徒心里地位极高,不少人都觉得巴格达是 “真主庇护的城市”。 可再高的地位,遇上蒙古铁骑也没辙。1258 年初,旭烈兀的军队把巴格达团团围住。蒙古人先是用投石机往城里砸石头,又派士兵挖地道破坏城防,巴格达的守军虽然拼死抵抗,可他们的武器和战术根本跟不上蒙古军队。没几天功夫,巴格达的城墙就被砸出了大缺口,蒙古士兵顺着缺口冲了进去。 城破之后,巴格达彻底陷入混乱。蒙古士兵冲进城内,不少建筑被点燃,大火烧了好几天,浓烟滚滚,连巴格达的地平线都被染成了红色。 阿拔斯王朝的宫殿被拆毁,藏在宫殿里的典籍、文物要么被烧,要么被蒙古士兵抢走,有些珍贵的手稿甚至被扔进了底格里斯河,河水都被染成了墨水的颜色。 统治了 500 年的阿拔斯哈里发,最后也成了阶下囚。据说旭烈兀没让他流血,而是用毛毯把他裹住,然后让马活活踩死 —— 这种死法在当时的蒙古习俗里算 “体面”,可对哈里发来说,却是对他身份和信仰的极大羞辱。就这么着,曾经辉煌一时的阿拔斯王朝,一夜之间倾塌了,阿拉伯世界的政治和宗教中心彻底崩塌。 而旭烈兀呢,他没有把打下的巴格达以及周边大片土地还给蒙古帝国的中央政权,反而在这片土地上建立了一个新的汗国 —— 伊儿汗国。这个汗国的疆域范围很广,包括了现在伊朗的大部分地区、伊拉克、阿塞拜疆以及中亚的一部分。 有意思的是,伊儿汗国建立后并没有一直保持蒙古本土的文化,反而逐渐本土化。旭烈兀的后代开始使用波斯语作为官方语言,还接受了波斯的文化和宗教,甚至把波斯艺术融入到汗国的建筑里。到后来,伊儿汗国几乎成了一个 “波斯化的蒙古汗国”。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伊朗人在追溯自己的古代历史时,会把伊儿汗国算成自家历史的一部分。他们觉得旭烈兀虽然是蒙古人,但他建立的伊儿汗国为后来伊朗疆域的形成、文化的融合打下了基础 —— 毕竟现在伊朗的核心版图,很多都是当年伊儿汗国的核心区域。 所以尊旭烈兀为国家建立者,认成吉思汗为共有祖先,本质上是对这段 “蒙古人与波斯人共生” 历史的认可。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历史认知确实挺特别的。毕竟成吉思汗和旭烈兀最初是带着征服目的来到西亚的,当年的战争也给巴格达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可几百年过去,这段充满冲突的历史反而成了不同民族之间的连接点。这也说明,历史有时候真不是非黑即白的,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站在自己的角度,总能从过去的故事里读出不一样的味道来。

0 阅读:459

猜你喜欢

康安说历史

康安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