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年我最大的感受,哪怕同样都是造车的公司,各自成功的路径也会截然不同。
真的没办法把一家公司的“成功”方法论直接套给另一家公司,这至少会带来两个问题,首先到底“成功”了没,就算真的成功了,同样的方法论可能在一个地方化学反应后是良药,在另一个地方化学反应后就是砒霜。
大家都会在顶峰相遇,至于是从南边还是北边登顶的,是用的哪位向导登顶的,根本不重要。过程都是痛苦的,只要登顶了都是幸福的。
问题是现在大家都没能登顶,就先不争论哪条路线哪位向导更好了。都已经在处在高海拔了,都有点缺氧,节约体能冷静思考保护心肺,不要拿宝贵的体能去争论。
有这个劲不如安静的坐着,调整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