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一红军战士不慎落到了敌人手里。押解途中,一老汉瞅见后,黑着脸,上去

趣史小研究 2025-09-06 00:33:32

1936 年,一红军战士不慎落到了敌人手里。押解途中,一老汉瞅见后,黑着脸,上去就给了他一个耳光子:“兔崽子,竟敢偷我的钱!” 李玉山,陕北红军的一位年轻战士。1936年,那会儿红军主力是到了陕北,可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得能拧出水来。国民党的“围剿”部队、地方民团,像狼一样四处搜寻红军的踪迹。李玉山就是在一次执行任务时,不幸负伤,掉队后被敌人给抓了。 抓住了红军,敌人那叫一个得意。为了炫耀“战功”,瓦解当地群众的意志,他们决定把李玉山押回镇上,游街示众。那画面,一个穿着单薄军装、身上还带着伤的年轻人,被五花大绑,推搡着走在自己家乡的土路上,周围是敌人嚣张的叫骂和乡亲们敢怒不敢言的眼神。 绝望,可能就是那个时候李玉山心里唯一的感受。 就在队伍走到镇口,人越聚越多的时候,一个干瘦的老汉,拨开人群就冲了过来。他黑着一张脸,满脸的褶子都拧在了一起,二话不说,对着李玉山那张年轻的脸,狠狠就是一记耳光。 “啪”的一声,清脆响亮。 所有人都愣住了,包括押送的敌兵。 只听那老汉指着李玉山的鼻子破口大骂:“你个兔崽子!不学好,竟敢偷我的钱!看我今天不打死你个孽障!”一边骂,一边还想冲上去拳打脚踢。 敌兵们一看这情况,乐了。原来不是什么硬骨头的红军,是个手脚不干净的小毛贼啊。他们本来还高度紧张,防着有人劫囚,这下彻底放松了警惕。为首的头目不耐烦地摆摆手,对老汉说:“行了行了,你儿子我们先带走了,回头审完了再说。” 老汉一听,立马换上一副哀求的嘴脸,点头哈腰地说:“长官,长官,这孽子是我没管教好,给您添麻烦了。他就是一时糊涂,偷了家里准备买种子的几个钱,不至于惊动您啊。您高抬贵手,让我把他领回去,我就是把他腿打断,也保证他再不敢了!” 这一通闹腾,把一个严肃的“抓获共匪”现场,活生生变成了一出“老子教训偷钱儿子”的家庭伦理剧。敌兵们觉得没意思,再一看李玉山年纪轻轻,瘦得跟猴儿似的,也确实不像什么“共匪头目”,加上老汉在一旁不断哀求,领头的也就做了个顺水人情,骂骂咧咧地让老汉交点“罚金”,就把人给领走了。 那老汉,就是李玉山的亲爹。 那一记耳光,打在儿子的脸上,疼在老爹的心里。可那一刻,他不能有丝毫犹豫。他但凡流露出一点心疼,一点父爱,他们父子俩,谁也别想活。 这老汉,一个普普通通的庄稼人,没读过兵书,不懂什么三十六计,但在电光火石之间,他用全天下父母都会的“武器”,打骂,完成了一次教科书级别的营救。这不是小说,这是真实发生过的历史。 如今我们纪念历史,手段也越来越新潮。前段时间一个新闻,说有技术团队在用最新的AI技术,修复那些革命先烈的黑白老照片,甚至进行彩色还原。当那些原本模糊不清的面容,变得清晰、生动,我看到了他们眼里的光。他们不再是书本上一个冰冷的名字,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和我们一样年轻过的生命。 技术让历史变得触手可及,但真正让历史活在当下的,还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 就像李玉山的老父亲,他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他只是在儿子最危险的时候,用最接地气、甚至有点“粗暴”的方式,保护了自己的孩子,也保护了一颗革命的火种。 我们今天的生活,正是由无数个这样“一巴掌”的智慧、一碗热饺子的善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所以,下次再看到军民一家的感人瞬间,别觉得是作秀。你要知道,这背后,是我们这个民族传承了近百年的情感基因。它告诉我们,无论时代怎么变,总有一些东西,是刻在骨子里的。那种“我的兵,我来疼”的担当,和“我的人民,我来护”的誓言,共同构成了我们最坚实的底气。 那一巴掌,打出了一个中国父亲的智谋,打出了军民之间的深情,更打出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人民,永远是英雄们最坚实的后盾。

0 阅读:166

猜你喜欢

趣史小研究

趣史小研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