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记者问金一南:“朝鲜战争中你们中国的死亡19余万人,足足是美国的5倍,怎么好意思说赢了美国?”被金一南将军狠狠地上了一课。 在一场国际场合,各国记者齐聚,气氛热烈。一位英国记者却带着一丝不怀好意,向金一南将军抛出一个尖锐问题:“朝鲜战争中你们中国的死亡 19 余万人,足足是美国的 5 倍,怎么好意思说赢了美国?” 这问题一出,全场瞬间安静,众人的目光齐刷刷聚焦在金一南将军身上,西方媒体的记者们甚至隐隐露出一丝得意,似乎觉得这下中国方面难以回应。 金一南将军不慌不忙,脸上带着从容的微笑。 他并没有急着去纠结那所谓的 5 倍伤亡数字,而是反问道:“既然美国没有输,那他们为什么要退回三八线?” 这一问,如同一记重锤,直击要害,让原本有些喧闹的现场瞬间陷入死寂,那名英国记者更是涨红了脸,一时语塞。 其实这场朝鲜战争中的伤亡数字对比,一直被西方媒体拿来大做文章。 他们四处宣扬,称中国打仗靠的是 “人海战术”,用 5 个人的命才换一个美国大兵。但事实真的如此简单吗? 先看美军统计伤亡的标准,那可大有 “门道”。 美军规定,只有在战场上当场死亡的士兵,才算进阵亡名单。那些在战场上受了重伤,被紧急抬下战场,在医院里最终还是不治身亡的,不好意思,不算。 更让人惊讶的是,如果士兵的尸体被炸得面目全非,连战友都无法辨认,那就直接列为失踪人员。如此 “双标” 的统计方法,美军的死亡人数自然看起来少了很多。 再看战争的实际参与情况,朝鲜战争可不是中美两国的单挑,而是中朝联军对阵 16 国联军。 美国在计算伤亡对比时,只统计美军的伤亡,却把联合国军的总伤亡拿来和中国对比,这显然是不公平的。按照中朝方面的战果统计,联合国军总伤亡高达 110 万人,其中美军就有 39 万。 这样一对比,真实的伤亡比例与西方媒体宣扬的大相径庭。 从战争的战略目标来看,美国发动战争,目标是统一朝鲜半岛,在中国家门口建立战略前沿。 而中国出兵,是为了保卫边境安全,支援朝鲜,阻止美军推进到鸭绿江边。战争的结果是,美军从鸭绿江边一路败退到三八线,朝鲜得以保存。从这个关键的战略目标达成情况看,谁赢谁输,一目了然。 回顾历史,越南战争中,美军在技术和火力上都占据绝对优势,可最后还不是只能狼狈地从西贡撤退,越南实现了统一。 阿富汗战争打了二十年,美军的伤亡在数字上不算大,但塔利班重新掌权。这些都表明,现代战争的胜负,绝不是简单地由伤亡数字来决定。 金一南将军的反问,让人们看清一个事实:如果美国真的胜利了,为什么要主动从朝鲜撤军?为什么要坐到板门店谈判桌前?答案很清楚,美国的战略目标没有达成,继续打下去只会付出更大代价。 回到 1950 年,新中国刚刚成立一年,国内百废待兴,经济困难重重,武器装备更是远远落后于美军。但即便如此,面对美军压境的危急局面,中国毅然决定出兵援朝。 志愿军战士们跨过鸭绿江,用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这一战,打出了中国的国威,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人民的顽强意志。 从那以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彻底改变,曾经被列强轻视的 “东亚病夫”,一跃成为不可小觑的战略力量。苏联开始平等对待中国,美国也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东方大国。 这场战争,中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19 万余名志愿军战士长眠他乡。 但他们的牺牲没有白费,中国的东北边疆自此保持了长久的和平,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创造了稳定环境。 更重要的是,志愿军战士们用生命铸就的精神财富和民族自信,成为了中国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
其实很多人奇怪,二战的时候,日本人都没打下中国,怎么会去轰炸美军的珍珠港,难道日
【4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