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事到如今,美国对华策略开始掉头了?告诉你一个非常粗浅但却被很多人忽视的基础逻辑,那就是如果美元的纸币不能直接换成各种东西,那美元霸权的基础本质就只能是中国的实体产业。所以呢,美国就是万万不敢惹怒中国的,他只能调转枪口,另寻出路了。 美国过去一直用美元来维持全球霸主地位,大家用美元是因为它能在全世界买到各种东西。但美元不像黄金,没有天然的价值,它的价值全靠背后能随时换到实物。 这张纸有用是因为能买到货,但现在全球最大、最全的商品供应地,已经变成了中国,不管衣食住行还是高科技产品,在美国的商场里几乎随处可见中国制造。 美国人离不开中国,普通家庭的日常也离不开中国产品,这早已不是表面现象,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基础。 美国想改政策不是临时起意,当初美国曾经也搞过“回流制造业”,喊口号让工厂迁回国内,但现实是成本太高,供应链断了不行,光靠美国自己根本没法撑起庞大的消费体系。 即使是大企业,下决心自建工厂,也得花十几年甚至更久才能追上中国的生产速度和规模。其实,美国在放眼全球时,心里比谁都清楚这一点。 这种依赖让美元成了一个必须仰仗中国制造的货币体系。中国有庞大的产业链,从原材料到成品都能一条线生产出来,美国市场被这些商品填得满满当当。 高科技和金融玩得再好,也不能解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刚需。只要没法摆脱中国商品,美国经济就离不开中美贸易这个大循环。 其实,美国社会跟中国的应对危机方式也很不一样。在美国,不少人一旦失业或经济出问题,没什么后路,只能靠社会保障和金融系统。学费、房贷、医疗账单压得人喘不过气。 可在中国,很多老百姓还能靠自家地种点东西,顶一顶日子。这种“兜底”本事,让中国在面对全球风浪时,社会能更稳当,不容易被打垮。 本质上,中国人生产和消费的底线更牢,而美国人的生活,一旦金融出问题,立刻就会受影响。 说到这,美国人早就明白曾经的招数已经不灵了。上一次对付日本和德国,美国用过汇率和资本法子,让它们老实下来。 可是中国体量比谁都大,市场广,产业链又完整,不是能简单控制的对象。老套路在中国完全使不上劲,这让美国变得很被动。 如今美国政策一改再改,其实是骑虎难下。他们担心和中国彻底翻脸,美元会丧失商品流通的基础,到时候美国经济肯定出大事。 但继续依赖下去,又怕中国越做越强,美国自己被拖下水。所以才出现了一边打压中国高端产业,一边又维持贸易的夹缝策略。 从特朗普到马斯克,大家都知道,真正的问题是制造业空心化,如果没有中国的商品供应,美国人生活马上就不方便了。 其实,美国和中国谁都离不开对方。只靠强硬和封锁,问题不但解决不了,反而会带来更多麻烦。 如果能够合作,把商品和科技交流维持住,对普通人来说更有好处,对全球经济来说也更安全。这才是美国策略掉头的最大原因。
全世界现在都在赌中国和美国到底谁先扛不住,目前的状况是中国有货,美国有钱美国有钱
【10评论】【2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