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车主提车半月发现竟是测试车YU7交付车有[测试车]静电贴痕迹,不一定能实锤测试车与量产车质量不一的问题,但一定暴露了检验职能工作流程的问题。
根据王化的回应,这是下线车抽检留下的痕迹没有清除干净。
这话描述的用途我不方便评判,毕竟有个蹊跷点是,真是抽检车的话大大方方写“抽检车”,或“抽检量产车”,会比写“测试车”贴切的多。
但不管是测试车,还是抽检车,贴上标语的员工自己搞完工作了,居然没有自己清除干净,也没有拉通检验和入库的同事去走流程清除,直接出厂甩给物流→交付→客户了。
这就很有问题了:假设他抽检发现问题了,真会拉通质量解决吗?连清除痕迹这点小事都做不干净,遇到要返修,上通报,拉通其他部门解决的情况,他有没有可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要交付给客户的车,动起来这么草率,动完了还不善后,就显得这一条从下线,到检验,到检验完认定合格,到入库,到出厂物流,到交付的流程很不严谨。
本来一个肉眼不容易看见,需要灯光照才能看见的瑕疵,是你拿专业设备专业检验下线的职能把控在先,物流和交付验车后续简单确认“车没被动过”的流程。
结果身为前者你放水让痕迹流出了,难道指望后续没有专业设备的同事帮你擦屁股吗?作为检验职能,拿着这么贵设备,走这么耗时间耗资源流程的专业性何在?
小米回应车主提车发现是测试车大v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