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两百万,我们离婚。”2011年寒冬,北京朝阳区民政局门口,一位戴着墨镜的高大男子快步走出,手中紧握着一本离婚证。他就是时年65岁的著名演员王学圻。 面对妻子孙昌宁最后的挽留,王学圻只留下一句话:“对不起,我已经等了太久了。” 这场持续数年的离婚拉锯战,最终以一种近乎决绝的方式画上句号。究竟是什么,让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宁愿付出巨大代价,也要结束这段持续四十年的婚姻? 时间回到1969年。那时23岁的王学圻还是军区话剧团的一名青年演员。在一次文艺汇演中,他结识了从事舞蹈教学的孙昌宁。年轻时的孙昌宁明眸皓齿、气质出众,很快吸引了王学圻的注意。 “那时候看她跳舞,就觉得这姑娘真好看。”王学圻后来在采访中回忆道,“尤其是她跳《白毛女》的时候,整个人像在发光。” 经过两年追求,1971年,两人步入婚姻殿堂。没有豪华婚礼,没有钻戒婚纱,只有简单的喜糖和战友们的祝福。新婚之夜,王学圻握着妻子的手郑重许诺:“这辈子我一定会对你好。” 1980年代,王学圻的事业迎来转机。凭借《黄土地》《大阅兵》等影片,他逐渐在影视圈崭露头角。与此同时,孙昌宁因工作关系需要频繁出国交流。 “那时候一年到头见不到几次面,”王学圻回忆,“我在国内拍戏,昌宁经常在国外,我们就像候鸟,总是错过。” 聚少离多成了两人婚姻的常态。据说有一次,王学圻特地从剧组请假回家,想给妻子一个惊喜,等来的却是她因工作延期回国的电话。那一晚,他独自坐在客厅沙发上,直到天明。 2008年,62岁的王学圻首次提出离婚,遭到孙昌宁坚决反对。此后三年,双方陷入漫长的拉锯战。 最终,王学圻做出决定:愿意支付200万元分手费,只求解除婚约。这个数字在当时堪称“天价”,尤其是对两位已过花甲之年的老人而言。 据说签字那天,孙昌宁泪流满面:“四十年的感情,就值这二百万吗?” 王学圻沉默良久,轻声回答:“这不是钱的问题,这是我为自己余生付出的代价。” 离婚消息传出后,舆论一片哗然。有人谴责王学圻“晚年失节”,有人理解他“追求自我”,更多人则是震惊与不解。 关于离婚的真正原因,外界有多种猜测。有说性格不合,有说第三者介入,但均被王学圻否认。 “我们之间没有别人,只是真的走不下去了。”他在一次采访中坦言,“四十年来,我们活成了两个独立的人,而不是一对夫妻。” 身边友人透露,深层原因在于王学圻渴望在晚年“真正为自己活一次”。“他当了四十年好丈夫、好父亲、好演员,现在只想做回王学圻。” 离婚后,王学圻将全部精力投入演艺事业,迎来了事业第二春。孙昌宁则逐渐淡出公众视野,过着平静的生活。 令人感慨的是,虽然已经离婚,两人仍保持着朋友关系。据说每年生日,王学圻都会给前妻送上祝福,孙昌宁也会予以回应。只是昔日的亲密,终究是回不去了。 如今77岁的王学圻,依然活跃于荧幕。当被问及是否后悔当年的决定时,他沉默片刻,说道:“人生没有完美的选择,但求问心无愧。” 这句话,或许是对那段四十年婚姻最深刻的注解。 婚姻并非人生的全部,但对待婚姻的态度,却能映照一个人最真实的生命选择。无论是坚守还是离开,最重要的是不负自己,亦不负他人。 信息来源: 中国新闻网|影帝王学圻起诉离婚 与妻子结婚已将近40年 文|知又 编辑|南风意史
“防火防盗防闺蜜!”广西,女子婚后和丈夫过得并不和谐,在闺蜜的一再的“鼓励”下,
【101评论】【7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