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61在九三阅兵当中震撼出场之后,也不知道是有意而为之还是巧合,美国《防务新闻》周刊网站在9月5号报道了这么一则消息:美国空军和航空航天企业内华达山脉公司已开始对空军的下一代“末日飞机”进行飞机测试。 中国的东风-61新型导弹在阅兵式上首次亮相,其外形设计威猛,技术性能先进,具备多弹头携带能力和突破敌方防御系统的实力,展示了我国国防科技的最新成果。 而美国的“末日飞机”也是个厉害角色,它的正式名称是“空中指挥所”,作用非常特殊:万一发生核战争,地面上的一切都被摧毁了,这架飞机还能带着国家领导人飞在天上,继续指挥作战,相当于一个飞行的指挥部,这次测试的是新一代产品,技术更加先进。 两件事时间上这么接近,难免让人猜测:是不是美国看到中国展示了新导弹,就赶紧亮出自己的“王牌”?但实际上,这两种武器的研发周期都很长,不可能在几天内就作出反应,更可能的是,两国都在按照自己的节奏发展国防力量,只是时间上碰巧赶在了一起。 中国注重的是战略打击能力的提升,简单说就是:如果有人敢攻击我们,我们有能力进行有效还击,而美国更注重的是生存和指挥能力,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领导力和指挥体系,这两种不同的发展方向,反映的是两国不同的安全需求和战略思路。 其实,大国之间这种“你展示一点,我展示一点”的情况并不少见,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种沟通方式:通过展示自己的实力,告诉对方“我有这个能力,你不要误判形势”,目的不是要打仗,恰恰是为了避免误判而导致冲突。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像是两个高手下棋,你走一步,我应一步,中国发展防御能力是为了保护自己,美国升级它的指挥系统也是基于自身需要,重要的是双方都要明白对方的意图,避免误会。 在我看来,这两件事同时发生,更像是战略上的“隔空对话”,而不是单纯的巧合,大国之间的关系很复杂,既有竞争,也有默契。 其实每个国家发展国防都是为了自身安全,中国是这样,美国也是这样,关键是要相互理解,避免误判,就像两个人相处,要知道对方的底线和想法,才能和平共处。 现在战争的形式也在变化,不再只是真刀真枪的对抗,更多是战略上的博弈,东风-61和“末日飞机”这样的武器,主要作用其实不是真的要使用,而是为了防止战争的发生——就像核武器最大的价值在于威慑,而不是实际使用。 我觉得世界各国应该跳出“你赢我输”的旧思维,中美两个大国既有竞争关系,也有共同利益,比如在防止核扩散、管控危机等方面,其实是可以合作的。 最后想说,看到这些先进武器亮相,我们在感到自豪的同时,也要认识到最重要的不是武器本身,而是国家之间如何相处,只有互相理解、加强沟通,才能维护世界和平,这才是我们最应该关注的。
一个奇怪的现象。欧美都不在研发高超音速导弹,为什么中国却要不断加大力度研发?
【257评论】【234点赞】
用户10xxx04
地面都摧毁完毕了,你指挥谁?谁又听你指挥?
陈说天下 回复 09-10 10:12
主要海里和太空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