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8年,36岁多尔衮不仅处死了39岁的侄儿豪格,还带着人瓜分了他的老婆们。孝

熹然说历史 2025-09-10 23:41:12

1648年,36岁多尔衮不仅处死了39岁的侄儿豪格,还带着人瓜分了他的老婆们。孝庄暗中盘算:时机已到,该清算多尔衮了。1648年,顺治五年年末,36岁的多尔衮权倾朝野,位及皇父摄政王。 皇室血腥往事从来不缺戏剧性。1648年这一年,叔侄反目,权臣跋扈,一个女人在深宫中默默布局。豪格死得蹊跷,多尔衮志得意满,可他不知道,孝庄早就算准了这盘棋。权力游戏里,谁才是真正的赢家? 多尔衮1612年出生,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14子。1643年皇太极猝死,年仅六岁的福临即位,由多尔衮及济尔哈朗共同辅政。这个安排看起来很合理,实际上埋下了日后血腥斗争的种子。 多尔衮与豪格是叔侄关系,论年龄,叔叔还比侄儿小3岁。豪格是00后(1609年)属鸡,多尔衮是10后(1612年)属鼠。这种辈分和年龄的错位,让两人的关系从一开始就充满了微妙的紧张感。 在努尔哈赤晚年,豪格一少年,已驰骋疆场,几次立下战功,在后金贵族中已占有相当地位,颇为祖父努尔哈赤所看重。相比之下,多尔衮因为年纪小,军功不如豪格显赫,但他有一个优势——母亲阿巴亥深得努尔哈赤宠爱。 皇太极死后的继承权争夺中,豪格本来优势明显,从当时的支持情况和前后布局来说,豪格都是完胜多尔衮的。可关键时刻,豪格选择了退让,这个决定看似顾全大局,实际上给自己挖了坟墓。 1644年5月,多尔衮率大军进关,同年九月被封为叔父摄政王,1648年11月,称皇父摄政王。这个”皇父”的称号很有意思,明明是叔父,却要叫”皇父”,这背后的政治含义不言而喻。 多尔衮的权力越来越大,野心也越来越明显。他开始一步步清除政治对手,豪格自然首当其冲。顺治五年三月初六,多尔衮制造了肃亲王豪格的冤狱。罪名很巧妙,什么”征讨四川期间纵兵抢掠”“冒领军功”,听起来像那么回事,实际上都是拼凑出来的。 豪格被下狱除爵,在幽禁中自杀。说是自杀,谁信呢?一个身强力壮的王爷,在牢里待了两年就死了,死因至今是个谜。有人说服毒,有人说被下了慢性毒药,反正死无对证。 豪格死了还不算完,豪格死后遗孀也被多尔衮笑纳。豪格的福晋博尔济吉特氏被多尔衮强占,纳入自己后宫,另一位侧福晋成了多尔衮兄长阿济格的妾。这就是赤裸裸的羞辱了,杀了人还要霸占人家老婆,多尔衮这操作确实够狠的。 最有意思的是博尔济吉特氏的身份,她是孝庄的亲侄女。想想看,自己的侄女被强占,孝庄会是什么感受?但这位蒙古女子够冷静,没有当场翻脸,而是忍了下来。 孝庄文皇后为清初皇太后、太皇太后,亦是一位著名女政治家、满洲八旗领袖,是清朝入关后的政权奠基人之一,先后拥立和辅佐两任皇帝。这样的女人,不是省油的灯。 孝庄开始暗中布局。她重新拉拢两黄旗的旧臣,把索尼、济尔哈朗这些人重新请到福临身边。同时她开始给小皇帝洗脑,告诉他”你是皇帝,不是他的傀儡”。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比直接对抗更有效。 多尔衮这时候已经膨胀到没边了,他享受皇帝待遇,修改史书给自己正名,完全把小皇帝当摆设。他以为自己掌控了一切,却不知道危险正在逼近。 顺治七年(1650年)12月31日,多尔衮在外打猎时突然去世。官方说法很简单,就是病死了,但具体怎么死的,语焉不详。当时多尔衮膝盖受伤,用了不该使用的石膏敷治,结果使病情加剧。 多尔衮死讯传到京中,顺治帝下诏让百姓易服举丧,并率领百官穿孝服在城外迎接他的灵枢,顺治哭的撕心裂肺。这哭声听起来很真诚,但两个月后发生的事,就让人怀疑这眼泪的真假了。 就在多尔衮被埋葬后的第二个月,顺治帝将深埋地下的多尔衮尸体刨了出来,并对他的尸体百般羞辱,鞭尸体剁头颅。当时,有一外国传教士记述说:“他们把尸体挖出来,用棍子打,又用鞭子抽,最后砍掉脑袖,暴尸示众。他的雄伟壮丽的陵墓化为尘土”。 这个时候,豪格的冤案也得到了平反。顺治帝追谥他为”肃武亲王”,恢复了他的名誉和爵位。孝庄的这盘棋,下得真是精彩。 从头到尾,孝庄都没有直接出手,她就是在暗中布局,等待时机。多尔衮以为自己是棋手,实际上他只是棋子。真正的棋手,是那个表面柔弱的蒙古女人。 权力斗争从来不是男人的专利,女人的手段往往更加隐蔽致命。孝庄用自己的方式证明了什么叫”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你觉得在这场权力游戏中,谁的手段最高明?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0 阅读:63

猜你喜欢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