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吗?一个与中国相距1378公里的中亚国家——吉尔吉斯斯坦,竟然与中国有着

景铄看科技 2025-09-12 11:42:55

你能想象吗?一个与中国相距1378公里的中亚国家——吉尔吉斯斯坦,竟然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最重要的是这份缘分还可追溯到唐朝,甚至是更早的西汉时期。   在吉尔吉斯斯坦的楚河流域,有一座叫作碎叶城的古代遗址,不少历史学者认为,唐代大诗人李白可能就出生在这里。   想想看,中国文学史上最璀璨的明珠之一,其生命起点竟在中亚,这怎能不让人感叹历史纽带的神奇,早在两千多年前,西汉的张骞就曾踏足这片土地,开辟了贯通东西的丝绸之路。   时间到了唐代,中原王朝与中亚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碎叶城不仅曾是唐代安西都护府管辖的重要据点,唐朝政权还对其进行了大量开发,不仅迁入内地人口,还兴修水利。   考古学者甚至在吉尔吉斯斯坦的红河古城遗址中,发现了仿照唐代长安城“四面十二门”建制修建的痕迹,当时前来的西域胡人目睹了宏伟的碎叶城后,无不感到震撼。   文化交流往往是双向的,中亚地区在陶瓷制作上就受到了唐代的影响,撒马尔罕的匠人曾模仿烧制唐朝的三彩陶器和白瓷。   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的阿夫拉西卜遗址壁画中,还发现了被认为是唐高宗和武则天形象的壁画,其中人物穿戴的幞头、薄衫和条纹裙都颇具唐朝服饰特色,这些物品和图像,无疑是文化相互浸润的见证。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到了1992年1月5日,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正式建交,两国关系进入了新阶段,进入21世纪,双方在文化遗产领域的合作令人瞩目。   2014年,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之后,中国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吉尔吉斯斯坦的学术机构还组成了联合考古队,共同对红河古城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与发掘。   这种跨越国界的合作,让古老的丝绸之路在新时代焕发出别样的光彩。   除了人文历史领域的交融,两国在现代科技方面的合作也在逐步推进,近年来,中吉两国在农业科技等领域开展了合作交流,旨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这些合作表明,两国间的联系正朝着更多元、更深入的方向发展。   从张骞出使西域到李白出生的传说,从丝绸之路的驼铃到联合考古队的勘测,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之间的故事已经延续了千年。   这种源远流长的联系,并非仅仅封存于史书之中,也体现在今天两国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上,历史的因缘际会,让两个看似遥远的国家,始终保持着一种特殊而深厚的亲近感。 参考资料:海外网,2025-07-22,《外媒:吉尔吉斯斯坦和中国计划扩大科技合作》

0 阅读:25
景铄看科技

景铄看科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