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红军军长罗南辉在监狱放风时,对着狱警耳语几句,狱警一脸不可置信随即报告上级,气得上级大骂:立刻放他走! 1926年,才18岁的罗南辉,看到川军招兵,一咬牙就去了。他加入的是邝继勋的部队。这位旅长可不简单,心里揣着革命火种。在这样的部队里,罗南辉第一次接触到“进步思想”。他发现,当兵不光是拿枪打仗,还能为老百姓出头。他不是那种爱出风头的人,但特别会和战士们打成一片,谁家有难事,他都愿意搭把手。时间一长,大家伙儿都觉得,这个小队长,靠谱,值得信赖。 他很快入了党,当上了营长。虽然肩上扛了星,但他心里还装着那个在水烟铺里挣扎的少年。1929年,邝继勋旅起义,打出“中国工农红军四川第一路军”的旗号。罗南辉带着兵,攻打蓬溪、南部,公审那些欺压百姓的地主恶霸,算是给老百姓出了口气。可当时的四川军阀实力太强,红军人少势微,这支队伍很快就败了。罗南辉转入地下,干起了“特科”的活儿,说白了,就是在白色恐怖里,找叛徒,保护同志。这活儿,干得是胆战心惊,稍有不慎,小命就没了。 1931年,罗南辉临危受命,去万县接手一个被敌人破坏得七零八落的特委。结果刚到地方,就被叛徒给出卖了。当时负责抓他的,是国民党特务头子王陵基。人家手里有他“罗敏”的化名和介绍信,证据确凿,想抵赖都难。 按理说,一个红军高级干部被抓,那肯定是宁死不屈,硬骨头一根,可罗南辉接下来的操作,彻底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他被带去审问的时候,一点都没英雄气概。他穿着一身破旧的棉袄,身材不高,人也饱经风霜,看上去就像个从乡下来的穷苦人。特务问他:“你是干什么的?”罗南辉怯生生地回答:“我不是啥当官的,就是个跑腿的。”他把所有事都推到那个出卖他的叛徒身上,说自己是听他的话才来送信的。特务问他为啥加入红军,他更绝,说:“我就是为了混口饭吃,红军管饭,工资还不错。”他把自己的经历说得像个穷困潦倒的流浪汉,而不是一个身居高位的军长。 这下,特务们傻眼了。他们审过的红军干部,哪个不是慷慨激昂,宁死不屈?可眼前这个,还没上刑呢,就哭哭啼啼,满脸求饶。特务们觉得,这人大概率不是什么重要人物,可能就是个贪图口粮的小喽啰。他们对他的戒心,一下就降到了冰点。 罗南辉在监狱里,继续“装”。他每天吃饭,食量惊人,吃得狱警都发愣。他还不停地向狱警哀求:“军爷,千万别把我放出去。”这话说得,狱警一头雾水。谁不想自由啊?怎么还有人赖在牢里不走的?罗南辉接着说,外面白色恐怖,共产党的人到处抓叛徒,他要是出去了,肯定会被同志们报复。他说自己已经“坦白了一切”,现在留在监狱里,反而安全,有吃有喝,还能躲避风头。 这话,说得特务们将信将疑。他们觉得罗南辉这个人,实在没什么“觉悟”,完全不像一个革命者。加上他每天消耗大量粮食,监狱长觉得养着他就是浪费资源。于是,他们决定用“放虎归山”的策略,把他放出去,再派人秘密跟踪,看看他会和谁接头。 可罗南辉是什么人?他早把这套路琢磨透了。他知道,外面世界比监狱更危险。一旦出去,国民党特务会像影子一样跟着他,组织上的同志也会因为他的被捕而对他产生怀疑。他要是能继续待在牢里,反倒成了一个天然的保护伞。所以,他才对着狱警耳语,把自己的“难处”说得情真意切,甚至让狱警以为他真的害怕出去。 这事儿被狱警汇报给上级后,上级勃然大怒,气得大骂:“立刻放他走!”在他们看来,罗南辉就是个胆小鬼,一个贪图安逸的懦夫,根本不值得他们浪费人力物力去监视。 罗南辉被放出监狱后,立刻重新投入了革命洪流。他先是到南充,担任县委书记,领导了著名的升钟暴动,硬是拉起了一支队伍,最后和红四方面军成功会师。他的能力,再次得到了组织的认可。 后来,他甚至被派到国民党的川军二十九军里做兵运,简直是把炸药包放在了自己枕头底下。可他就是有这本事,能在敌人内部发展力量。1933年春天,他带着一个连的兵,趁乱起义,加入红军。后来,这支部队并入了红三十三军,罗南辉成了副军长,王维舟当军长。 1933年秋天,蒋介石亲自下场,命令刘湘带领二十个团围剿川陕苏区。罗南辉带着三十三军,顶在最前线,硬是扛住了敌人的猛烈炮火。他亲自带队冲锋,身边的通讯员都换了好几个。那场仗打得天昏地暗,可他们最终还是顶住了,还缴获了几千俘虏。从这以后,罗南辉在红军里,那是声名鹊起,谁都知道,这个四川小伙子,能打仗,能硬抗。 1936年10月,在红军长征的最后阶段,部队行至会宁县中川大墩梁。敌机突然来袭,遮天蔽日的轰炸声过后,一片狼藉。为了保护大部队,罗南辉让战士们躲到沟里,自己却在指挥中不幸被弹片击中,英勇牺牲,年仅28岁。
1931年,红军军长罗南辉在监狱放风时,对着狱警耳语几句,狱警一脸不可置信随即报
趣史小研究
2025-09-12 14:35:10
1
阅读:519
黄D528
太可惜了,英雄永垂不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