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铁军教授那句“国有资产是几千万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是全民所有的。如今你要私有化,

文史小将 2025-09-13 00:22:57

温铁军教授那句“国有资产是几千万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是全民所有的。如今你要私有化,要据为己有,那好,你把命还给人家!”振聋发聩,一针见血地道出了国有资产的本质和其他不可侵犯的神圣地位。 温铁军教授的一段话,听得不少人都愣住了..... 这话就像一记闷雷,砸得人心口发紧。 很多人口中说的“私有化效率高”,在这句话面前显得空洞无力。温铁军的意思很直接:这些资产不是凭空出现的,也不是哪一代人的“天赐”,而是无数革命者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是几代人共同奋斗的结果。 想想看,从土地改革、抗战到建国初期的建设,每一块矿产、每一条铁路、每一家国企背后,都有人曾经流过血、拼过命。如今有人只盯着“效率”和“市场”,动不动就提“私有化”,仿佛只要换个产权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却忽略了这些资源的历史意义和社会属性。 温铁军这句话之所以扎心,是因为它提醒我们:国有资产不仅仅是经济账,更是历史账、血汗账。 要想拿走,就得回答一个问题——你拿什么去补偿那些付出生命的人?靠一句“效率”就能抵消过去的牺牲吗? 这话说得很现实,也很冷峻。它并不是拒绝改革,而是要求在谈论改革时,别忘了这些财富背后是谁的牺牲、谁的付出。 这笔账,很多人心里都记得明明白白。 当那些被侵吞的国有资产被一点点追回时,相关部门在档案馆里翻出了早年的烈士名册,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一个个工人和建设者的名字,有的牺牲在抗战的前线,有的倒在建设铁路、水电厂的工地上。他们的故事不在教科书上,但每一笔都是实打实的血汗。 守住这些资产,不只是守住一份账面上的财产,更是守住对那些牺牲者的承诺,也是在给子孙后代留下发展的根基。 有了这份“家底”,我们才有资格去做别人不愿让我们做的事。 比如,自主研发北斗导航系统,不再依赖别人的GPS;比如,一次次把长征火箭送上天,完成载人航天、探月、探火的计划。没有国有资产提供的稳定资金和基础设施,这些看似遥不可及的项目根本不可能一步步落地。 对比之下,国外的例子就是活生生的警示。 英国在上世纪90年代把铁路私有化后,票价一路飙升,普通工薪族的通勤成本越来越高,而因为企业削减维护费用,列车事故频频发生,乘客安全成了牺牲品。 再看看苏联解体后的局面,原本属于全民的能源和矿产被少数寡头瓜分,工厂倒闭、福利体系崩溃,大批普通民众在漫长的冬天里挨饿受冻,连取暖都成了奢望。 这些真实的例子告诉我们,国有资产并不是一堆“低效的包袱”,而是国家底气的来源,是能在关键时刻托住一个民族的东西。 一旦轻易卖掉,短期也许有人能赚到钱,但后果往往是整个社会的代价——而这个代价,最终还是普通人来承担。

0 阅读:0
文史小将

文史小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