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王贵娥到北京探亲,不愿回去了。正好《红楼梦》在报纸上招演员,要能进组

千年风云录 2025-09-14 03:40:10

1983年,王贵娥到北京探亲,不愿回去了。正好《红楼梦》在报纸上招演员,要能进组,至少要拍3年。但王贵娥看了一圈,没她能演的。这时,剧组负责人问她,有个工作你做不做。王贵娥一听,立马答应了。 对于87版红楼梦剧组的演员和工作人员的选择,有时候真的不得不相信一句话“命中注定”,因为刚好就遇到了。 说起王贵娥大家应该不熟悉,但是说起87版《红楼梦》中的尤氏和10版红楼梦中的“尤老娘”,对她这个角色就鲜活起来了。是的没错,她一个人同时出演了两版红楼梦,她和红楼梦剧组的缘分还要从1983年87版红楼梦的筹拍工作开始。 王贵娥她本身就是广西话剧团的演员,她的丈夫和孩子都在北京,她每次都只能趁着假期到北京来看孩子和老公,孩子离不开妈妈,每次她要走的时候孩子都会抱着她哭。王贵娥舍不得孩子,所以她就想要找一份在北京的工作。 这不,刚好87版红楼梦剧组正在处于筹备阶段,王贵娥通过朋友介绍就到剧组来了,王贵娥此时30来岁的年纪,她这个年纪有些尴尬,做演员是不合适的,因为她的年纪演姑娘太大,可是演太太们又太小,可是王导却看重了她有做演员的经历和沉稳的性格,就让她留下来在筹备组工作。 王导交给她的任务就是“收发”全国各地寄过来的“自荐信”,因为王导除了工作人员时熟悉的朋友推荐的,剧中出现的演员他打算不启用成名的演员,而是从全国各地海选,所以就由无数红楼迷寄了自荐信到剧组,希望能够被选上。 看自荐信这个活计,看着简单,实则繁琐。因为喜欢红楼梦的人实在太多了,每天都有无数的信件寄到剧组,需要一个坐得住的人才能做得好这份工作。 其中有一个还在念书的女孩子,她非常想要演林黛玉这个角色,王贵娥就收到她的自荐信,她说:“自己非常适合林黛玉这个角色,如果不找她来演的话,她就自杀……”。 王贵娥一开始都没有特别在意,可是这个姑娘寄了好几封信都是这样说的,她才着急了,担心姑娘真的会做傻事。所以,她立即给姑娘写回信劝她,她真的不合适林黛玉这个角色,她还是应该把精力放到读书上。 虽然她排除了一个不适合的人,但她却也发现了自荐信中的“陈晓旭”,也就是后来林黛玉的扮演者,如果不是王贵娥足够细心的话,陈晓旭可能就要别埋没和红楼梦剧组失之交臂了,她可以算是陈晓旭的“伯乐”了。 不过,王贵娥可还是很多人的“伯乐”。 她最开始的工作确实就是“收发”信件,但是后期负责选角的一个副导演因为考上了中戏她就去上学了,接下来的选角工作就让王贵娥接替下来了,她和其他两名副导演一起下江浙一带去寻找合适的演员。 他们这一路南下,还真的发现了不少合适的演员,其中包括了饰演平儿、柳湘莲、史湘云、贾瑞、宝钗和王熙凤、甚至是贾母的扮演者李婷都是被她们一起发现的。 当时发现李婷老师的时候很有意思,是她的孩子得知剧组在选演员,她的孩子就说妈妈想到剧组试一试,结果李婷老师就来了,因为那个时候她刚从海边度假回来,她试戏选上了,最初定了“老尼姑”的角色,可是后来真的开拍时,王导发现她更适合“贾母”这个角色。 对于李婷老师饰演的贾母,一看就给人贵气和慈祥的感觉,看到她就很喜欢。 王贵娥来到红楼梦剧组,她的工作就一直得到不断的拓展,接下来王导有给出了一个好玩的点子,他发动工作人员们都可以参与到“拍摄”中来,只要有适合的角色就可以参演,毕竟工作人员也是整3年的都要随组的,而且大家又都是有表演经验的,就很合适演戏。 虽然最初说了,王贵娥不适合演小姐和太太,但是她却很适合演“贾府的儿媳妇”,她的年纪就刚刚好,王熙凤定了邓婕没机会了,但是李纨和尤氏还是很有机会的。 王贵娥当时选中的就是“尤氏”,她可是一个了不起的女子,在贾府“隐忍”求生存,因为她只是贾珍的续弦,她出身小门户的她不得不顺从丈夫,所以在贾府里的很多事她都知道,但她永远都“隐忍不发”,可是不代表她没有能力和反击。 这样的一个人物演好并不容易,但是王贵娥做到了,她将自己带入到尤氏这个角色里,就算是知道丈夫和儿媳妇偷情,她都能知道却不发作,但是却能装病不理事,不管儿媳妇的丧礼,这件事结束后,她和丈夫也没有闹矛盾,她反而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把家务事都处理好,让她留的贤名,也能生存下来。 一个好的角色能够成就演员,但也是一个好的演员才能把角色演绎得让人久久难以忘记!

0 阅读:1180

猜你喜欢

千年风云录

千年风云录

记录历史中的兴衰荣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