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4日起,美国对来自中国建造和运营的船只进入美国收港口停靠费,本打算是每艘船收150万美元,后来因为压力太大改成了每吨收取50美元,直到2028年最终达到140美元每吨。 今年 2 月的时候,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突然拿出个主意,说要对进美国港口的中国船收一笔 “停靠费”,每艘船一次就要交 150 万美元。他们说为啥要这么干? 因为中国造船业发展太快了,全球一半多的市场都是中国的,把美国造船业的路挤窄了 —— 现在美国一年也就造 5 艘船,跟几十年前一年造 70 艘比,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 可这政策一放出来,整个搞航运的圈子都炸了。 最先不乐意的是美国自己的港口运营商。美国港务局协会直接说,这么干会让所有消费者买东西更贵,还得把港口搅得乱七八糟。 那些靠中美航线吃饭的航运公司更急,特别是小公司,比如大西洋集装箱航运公司的老板就说,真要收这么多钱,他们就得跟客户多要两千多美元,根本没法跟大公司抢生意,最后只能从美国市场退出去。 3 月底开听证会的时候,三百多个做贸易的团体都跑过来反对,连马士基、地中海航运这种全球数一数二的航运大公司也说话了,说这政策会让全球航运成本一年多花 200 亿美元,最后这钱还得消费者掏腰包。 压力实在扛不住了,美国政府只能改主意。 到 10 月真实施的时候,原来定的每艘船 150 万美元固定收费,改成按吨收,每吨收 50 美元,还说以后要慢慢涨,到 2028 年得涨到 140 美元一吨。 可别觉得这么一改就轻松了,一艘好几万吨的货轮,算下来一次停靠费也不是小数目。就像希腊那些船东担心的,他们在中国订的新船,以后租给西方公司,租金得往下压一截才能有人要。 其实懂行的人都明白,这所谓的 “停靠费”,说到底就是换了个名头的关税。 美国想靠这个护着自己的造船业,可中国造船的实力就摆在那儿,全球前十的航运公司里,有一半都把超过一半的新船订单给了中国船厂。 瑞士的地中海航运,他们船队里 24% 的船是中国造的;法国达飞海运更夸张,41% 都是中国船。这么一收费,这些公司都得跟着倒霉。 马士基早就开始把船调到欧洲和拉美航线了,他们 CEO 说现在除了美国,其他地方对航运的需求都挺足,今年上半年中美之间的集装箱运输量就降了 35%。 最犯愁的其实是美国自己的进口商。洛杉矶港旁边那些做零售的,最近天天拿着计算器算,一艘装着电子产品、日用品的货轮,每吨多交 50 美元,这成本最后肯定得加到商品价格上。 本来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东西利润就薄,这么一来更难干了。美国全国零售商联合会已经说了,今年美国主要港口的进口货运量得比去年少 5.6%。 更有意思的是,就几个月前,中美还在日内瓦谈好了,美国取消了 91% 对中国加的关税,那时候不少人还觉得贸易能好起来,结果这边又冒出个停靠费的事儿。 中国这边还没说要怎么应对,但大家都在盯着这事。毕竟今年上半年中国港口的货物吞吐量还在涨,欧洲和那些新兴市场对航运的需求挺旺。 要是美国真把停靠费涨到 140 美元一吨,说不定中国也会对进中国港口的美国船收费,到时候两边的航运成本都得涨。 现在巴拿马那边的物流中心倒越来越忙,马士基在那儿建了个两万平米的转运站,每周都有好几艘船往返拉美。看来就算美国想把中国船拦在门外,贸易往哪儿走也不是那么好改的。 这场跟停靠费有关的事儿,就是美国想耍点手段护着自己的产业,可市场规律哪是那么好违逆的。中国造的船又好又划算,全球搞航运的公司都愿意用,不是说收点费就能改变的。 现在美国的农民还没从大豆出口掉下来的打击里缓过来,港口这边又出这么档子事,最后恐怕还是美国的消费者和企业自己吃亏。 要是真把中国船都逼走了,美国超市里的日用品怕是要涨价,货架说不定都摆不满,到那时候,不知道美国政府会不会又改主意呢?
漂亮!中方连扇美国两个大耳光,美国被扇的眼冒金星了吧?这不是故意找茬吗?我们的
【34评论】【40点赞】
秋风瑟瑟
我国应该对但是美国制造的商品比如波音飞机,含有美国知识产权的商品落地中国每顿收费五十美元
铁血战士
中国该到了给世界立规矩的时候了,在这么被动下对中国不利!
一叶知秋 回复 09-14 15:43
早就想了
蹉跎
都骑到头上来了,还不反击么,美国品牌商品一律加制裁税。
脚的印
对等反制,对用美国软件制造的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收入境费,对使用美国软件制造的芯片及电子产品收入境费,谁怕谁
ZG
雁过拨毛,能不过就不过了。
王哲七排
苹果手机依然大卖!看来国人没有接受过爱国建议啊!真的是没有,教育部门不知道咋想的!国家对教育投入越来越大,不是只为了学习成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