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收到很多私信都在问:“老师,生化环材、土木机械这些天坑专业就业这么差,国家为

岚岚看商业 2025-09-14 20:24:31

后台收到很多私信都在问:“老师,生化环材、土木机械这些天坑专业就业这么差,国家为什么不干脆都取消了?” 问得好,这个问题直接问到了根上。今天我就彻底给你讲明白填坑专业背后的大逻辑。这条可能颠覆认知,但你只要听懂了,就能碾压90%的家长,给孩子一个真正有远见的规划。 首先我先亮个结论:你眼里的天坑,恰恰是国家的命脉。为什么这么说?你想想,我们国家现在最着急的是什么?是哪些被别人卡脖子的技术?芯片、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这些东西靠什么? 靠的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这些基础学科,而生化环材这些专业就是这些基础学科的产业应用形态。国家不是不知道这些专业本科毕业不好找工作,但如果不培养这些人,我们拿什么去突破技术封锁。 那家长们就要问了,国家需要跟我家孩子有什么关系?毕业就是失业啊。这就是我要颠覆你的第二个认知:不是专业坑,而是你对专业的期待站错了楼层。 根据前瞻研究院行业趋势洞察,不同专业人才结构完全不同。金融、计算机这种是橄榄型,中间大,大家收入都还行;而天坑专业是金字塔型,基数巨大,干的是基础、辛苦的活,收入不高。 但你只要能往上走,进入金字塔的顶端,你就是国家抢着要的核心研发人才,收入和地位,天花板极高。所以你不能用橄榄型的尺子去量金字塔的价值。 那普通家庭的孩子成绩没那么顶尖,选了天坑专业是不是就没出路了?当然不是。记住我的核心方法论:存量赋能,交叉破局。什么意思? 就是把你的天坑专业当成一个基本盘,一个扎实的内功,然后用另一个热门的应用型的技能包去给它赋能,实现破局。这就是一加一大于二的魔力。 我给你几条我验证过无数次的交叉路径: 一、天坑加编程。你学机械,如果能把Python吃透,能做数据分析,你的竞争力瞬间就和别人拉开代差。 二、天坑加金融。你是学环境科学的,懂碳融合的底层逻辑,再去考个CFA,你就是最稀缺的绿色金融人才,各大银行券商抢着要。 三、天坑加管理营销。你是学生物的,懂技术,但你再去学点市场营销,你就能去做医药代表、医疗器械的销售或产品经理,这可比进实验室赚钱多了。 看懂了吗?单一的天坑专业是坑,但天坑加热门技能就是风口。 我举个例子,假如你的孩子分数很尴尬,被调剂到了一个二本院校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你是不是感觉天塌了?常规路径就是在坑里呆着,按部就班上课,毕业进个工厂,三班倒,月薪5000,然后抱怨大学白读了。 而这种情况的破局路径在于:大一专业课绝对不能丢,这是你的根本;同时开始自学编程,Python搞起来;大二辅修计算机科学的双学位,泡图书馆,参加数模竞赛,锻炼逻辑能力;大三找一份材料加数据相关的实习,比如去半导体公司做数据分析助理,或者去新能源公司做行业研究;大四考研,方向就定为材料信息学和计算材料学。 你看,同样是材料这个入口,4年后,你的孩子拿到的出口是什么?是芯片产业,是新能源,是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核心岗位。再结合城市产业适配策略,把就业地选在上海、苏州、合肥这些产业集群地,这还叫坑吗?这叫精准卡位,弯道超车。 所以家长们请记住,这个时代根本没有一劳永逸的铁饭碗专业,只有不断学习、持续迭代的破局者。专业的选择固然很重要,但它只是一个起点,比起点更重要的是大学四年的规划能力和毕业后持续学习的耐力。正如经济学家朱家明所说,终身学习是未来社会唯一的生存之道。 不要因为“天坑”两个字,就否定了孩子4年的努力,更否定了一个产业的未来。

0 阅读:108
岚岚看商业

岚岚看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