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医生提示:70岁以上老人,宁可嚼干馍配点凉汤,也别碰这些 多名医生出来提醒

老徐知识科普 2025-09-14 20:37:25

多名医生提示:70岁以上老人,宁可嚼干馍配点凉汤,也别碰这些 多名医生出来提醒家里有老人的朋友们,70岁以上老年人的饮食真的不能马虎。 他们消化功能变弱了,吸收能力也大不如前,所以吃饭这件事得特别讲究。 有些老人习惯凑合,嚼点干馍喝点凉汤就当一顿饭,虽然这么吃营养不够均衡,但比起那些对身体危害更大的食物,反而相对安全一些。 当然,这并不是说干馍配凉汤是理想选择,毕竟长期这样吃可能导致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体重下降,皮下脂肪减少,严重时甚至出现“皮包骨”的状况。 首先咱们得说说老年人最好远离的那些食物。 生冷寒凉的东西比如生拌凉菜、冷饮,真的得离远点。 因为这些食物容易刺激肠胃,引发腹泻腹痛这些麻烦事。 中医也讲“胃喜温不喜寒”,生冷食物会损伤脾胃阳气,导致消化不良。 所以哪怕天气再热,也别贪那一口凉。 然后就是油炸烧烤类食物,这些可是油脂含量极高的玩意。 老年人血管弹性本来就差,吃多了这些油腻食物,很容易堵塞血管,引来高血压、高血脂这些心血管疾病。 中医有句话叫“肥甘厚味生痰湿”,油腻食物吃多了会滋生痰湿,影响气血运行。 所以炸鸡腿、烧烤这些再香也得管住嘴。 高糖食品像是糕点、糖果这些甜滋滋的东西,老年人也得控制着点。 吃多了血糖很容易飙升,还可能引发糖尿病。甜食吃多了会滋生湿气,影响脾胃功能。 有些老人习惯吃糖来提神,殊不知这对身体的负担很大。 腌制食品比如咸菜、腊肉这些,虽然味道独特,但老年人还是尽量少吃。 这些食品里头的盐分特别高,老年人肾功能减退,吃多了盐分会加重肾脏负担,还可能引发高血压。 中医讲“咸能伤肾”,吃盐多了会损伤肾脏功能。 所以那些看起来下饭的咸菜,其实隐藏着风险。 最后是动物内脏,像猪肝、鸡胗这些,虽然营养丰富,但是胆固醇含量特别高。 老年人每天胆固醇摄入量得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吃多了很容易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心梗、脑梗这些心血管疾病。 所以这些食物再美味,也得适可而止。 说实话,看到有些老人因为饮食不当而健康受损,真的让人心疼。 近期就有数据显示,老年人脑出血死亡率在过去十年中显著上升,而不良饮食习惯是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咱们得多关注家里老人的饮食情况。 另一方面,老年人吃饭不光要看吃什么,还要看怎么吃。 有些老人信奉“吃饭七分饱”,但这种做法可能并不科学。 调查数据显示,严格执行“七分饱”的老年人中,有31%存在蛋白质缺乏,28%出现维生素B12不足。 这些营养缺陷直接导致免疫力下降、肌肉流失加速。 北京协和医院老年科的研究还发现,长期“七分饱”的老年人,跌倒风险比正常饮食的人高出23%,感染住院率增加18%。 所以说,老年人不是吃得越少越好,而是要吃得够营养。每餐都要吃到有满足感,特别是早餐绝不能只喝粥配咸菜,午餐也不能随便对付。 主食是基础,一天不能少于150克,可以选择糙米、全麦面、燕麦等粗粮,既能稳定血糖又有营养。 蛋白质更要天天吃,餐餐不能缺。 肌肉流失是老年人最大的健康威胁之一,每天要保证足够的优质蛋白摄入:早餐一个鸡蛋,午餐二两瘦肉或鱼肉,晚餐来点豆腐或喝杯牛奶。 记住,蛋白质不能集中在一餐吃完,要平均分配。 油也要适量,大脑血管都需要。 别再谈油色变了,每天25-30克健康油脂是必须的,可以用橄榄油炒菜、吃点坚果、每周吃2-3次鱼。 这些好脂肪能够保护大脑,预防老年痴呆,还能帮助吸收脂溶性维生素。 还有就是多彩蔬菜抗衰老,每天至少三种颜色。 餐桌要像彩虹一样丰富多彩:绿色的菠菜西兰花、红色的西红柿胡萝卜、紫色的茄子洋葱。 不同颜色的蔬菜含有不同的抗氧化物质,能够有效对抗衰老,预防慢性疾病,每餐至少要有两种蔬菜。 喝汤也有讲究,对于65岁以上的人来说,汤不再只是饭前的开胃方式,而是人体代谢逐步减缓后,用来“润、补、引、和”的工具。 保水型汤一般以冬瓜、海带、莲藕、白萝卜等高水分低钠类蔬菜为主料,搭配淡量瘦肉、虾皮、或少量黄豆炖煮,既能补液体,又不造成水钠潴留。 养胃型汤以南瓜、山药、胡萝卜、鸡蛋、小米、糯玉米须等易消化、富含黏液蛋白或碳水代谢调节因子的食材为主。 稳糖型汤以绿豆皮、赤小豆、山楂、苦瓜、芹菜梗、黑木耳为基底,搭配少量瘦肉或豆腐。 总而言之,人过六十,身体进入“精算时代”,吃什么、吃多少、什么时候吃,都关乎着生命的质量和长度。 这个阶段,吃饭不能再靠感觉,要靠科学和策略,不是吃得清淡就健康,不是吃得少就长寿。 你吃下的每一口食物,都是在为肌肉、器官、免疫力“投资”。 咱们得多留意家里老人的饮食习惯,既不要让他们随便凑合,也不要盲目遵循一些不科学的养生观念。

0 阅读:170

猜你喜欢

老徐知识科普

老徐知识科普

感谢大家的关注